影像版百年中国史 从“他者”眼中反观自己
从“他者”眼中反观自己 维多利亚女王与慈禧的照片对比。
较早一批接受西方乐理教育的中国人。
大约 1909 年夏天,法国和俄罗斯外交官与他们的孩子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野餐。
民国初年山东曲阜的一位青年。他倚靠在孔庙的廊柱上,长相英武。
袁世凯复辟前日。
一百年前的中美、中欧、中日关系,中国在世界中的格局如何?大清为何亡国?民国为何有黄金十年?这些问题,都会从书中找到应有的历史线索与答案。
寻找历史,就是寻找一个国家的故乡。今天的年轻人,多懂一点历史,尤其是多懂一些历史常识,是很有必要的。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领悟及学习,不能孤立与封闭自己,更不能视角单一。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借用他国的眼光,来反观自己,反思中国和中国人被解读、被定义的过程。这样在辨别那些大是大非或大真大伪的历史问题时,才能更为客观,结论也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2020年秋,由曾掀“画传”风潮的作家师永刚担任主编和作者,推出的一套主要用图片呈现的欧美学者与观察者眼中的中国百年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了前两卷——《变局(1900-1909)》《觉醒(1910-1919)》。
东北鼠疫中抗疫斗士伍连德的身影、辛亥革命成功后洛杉矶华人游行庆祝、“一战”胜利时在故宫的大阅兵、唐人街华人的生活等等,这套书以图片和图说为主,避开宏大叙事,利用照片可知可感的优势,聚焦于具体的中国人,展示了一百年来中国人的社会和生活以及奋斗与梦想。图片大多从世界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的珍贵图片的原片扫描而来,富有艺术的美感和史料的价值;图注详尽,便于读懂图片背后的故事。遥远而陌生的历史,二十世纪初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穿过百年的光阴,呈现在现代人眼前。“读”照片而非“翻”照片,可称为案头的“纸上纪录片”。
慈禧的“照片外交”历史大事件极富现场感
书里呈现的庚子之变、辛亥革命、一战、五四运动等历史大事件,极富现场感。比如,1901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慈禧踏上回銮的旅程。3000辆行李车结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从西安出发,历时3个月,于1902年1月8日抵达京郊马家堡车站,两宫再乘舆经永定门入正阳门还宫。两宫回銮的护卫工作概由袁世凯的武卫左军总统官姜桂题带队执行。照片的下半部分是前呼后拥的慈禧的车队,而上半部分是零散地跪迎的百姓,当时正值隆冬季节,他们无法随意走动,只能跪在冰冷的冰面上。
慈禧非常喜欢照相,也留下了很多照片。但她热衷于拍照却不仅仅出于个人爱好,背后隐藏着“照片外交”的往事。
书中有一张慈禧的照片拍摄于1903年,作为清廷官方宣传照片被媒体转载,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然而和1844年维多利亚拍摄的照片放在一起,就有人看出了玄机。
皇太后与女王均手持一柄扇子,均正襟而坐,同样望向右前方。她们的姿态如此相近,更重要的是,她们同是两个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维多利亚女王比清国皇太后年长16岁,在她的统治期间,因为摄影术的发明,她留下了大量的宫廷照片。慈禧通过照片的方式建立与维多利亚之间的联系,对改善她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多有裨益。
后世确信,皇太后的摄影师勋龄模仿了西方许多皇帝与宫廷的照片,从而设计了慈禧的形象。慈禧迎合西方审美和生活方式的努力,一定程度扭转了义和团运动后她在西方的邪恶形象。她将自己精心拍摄的照片赠送给外国政要,作为联络私人感情的方式。因为照片,她赢得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友谊,并在有意无意中,最终促成了列强退还庚子赔款。
留在时间里的普通人 喜怒哀乐震撼人心
除了大事件,除了像慈禧、孙中山这样的高层人物,还呈现了大时代下具体而微的个人,他们可能无名无姓,但却是百年之前亿万中国人的缩影。奥利弗·赫姆是大清邮局的一名雇员,他在中国游历的时候拍下了一对行进在燕山古道的老夫妻。老太太坐在驴背上,老先生牵着向前走,两人脸上都洋溢着憨厚而幸福的笑容。这只是路上的一次偶遇,摄影师当然没有问两位老者的名字,然而他们亲切的笑容,却让人不觉想起自己的爷爷和奶奶。正是因为这些照片的存在,我们才能想象我们遥远的父辈——那些留在时间里的普通人。
逃难,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普遍的经验。在改朝换代的1911年,作为革命的发生地,武汉的人也被迫逃难。辛亥革命期间,难民们肩挑着自己的家当,仓皇地逃向车站与码头。车站上有士兵站岗,那个回头向士兵解释的无名男人,脸上挂着惶恐与无奈的笑容,这种心酸的笑容长久地留在观者的心里。
一位普通的山东村民,因为一次见义勇为,幸运地在历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1904年,一艘福建船只于威海触礁搁浅,威海海西头村车硕学冒险施救。威海卫行政长官特意于香港定作一檀香木匾额,上刻“拯人于危”四字,亲自送至车硕学家中,并要求威海人向车硕学学习。
这些留在时光中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大都湮没无闻了,然而他们留在老照片中的表情,他们的喜怒哀乐,却在百年之后,依然能震撼我们的心灵。这些照片,可能只是那些大历史中的小细节,但这些陌生的小细节构成了百年中国戏剧化的历史,是历史最真实、最有血有肉的注脚。
20世纪20年代,几个土建工人站在北京朝阳门正在维修的木柱上,他们木讷的表情被摄影师拍下;与此同时,美国摩天大楼钢铁支架上站立着的现代工人,也被记录在照片上,他们都是当时地球上真实发生的故事。东方旧城楼上的工人看到的是一条尘土飞扬的大道,而纽约的工人,则正享受着现代化到来时的不安与兴奋。一个简单的对比,把两个国家的状态和中国的困境不容辩驳地展现了出来。
冲击力的事实摆在一起 做成一部“纸上纪录片”
遥远而陌生的历史,二十世纪初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穿过百年的光阴,呈现在现代人眼前。主编师永刚不讳言,他更想通过这个系列,吸引那些并不了解祖国历史的年轻人,用贴近他们的语言、可以启迪他们的方式,讲述中国近代百年的故事。
书中不做长篇大论的说理,只是将简单而具有冲击力的事实摆在一起,做成一部“纸上纪录片”,读者在翻阅之中,自己“目击”历史,会自然地提出疑问,并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
从1900年到2020年,是中国巨变以及现代化的120年。师永刚说,整个系列用编年体的写法,计划每10年一本,一共12本,“这不是怀旧,而是想从中找到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来这儿的原因。这部普及式的常识读物将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选择的向导。它不是司马迁的《史记》,也不是史景迁西洋镜下的演绎。它在这个被互联网制造出来的扁平时代,所发挥的作用也许只是给大家科普一个维基百科式的百年常识,为一代人重修简明历史常识视觉读本。带领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重回百年历史,认识自己的祖国。”
(本文图片均由主编师永刚提供)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甘昕祎叶志虎
新闻推荐
本报曲阜讯(通讯员刘新红刘超刘鑫鑫)近日,“第六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发布,曲阜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市场...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