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长制”让乡村环境大变样 曲阜市吴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见闻

济宁日报 2020-10-29 08:24 大字

本报记者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陈曙光张艳

金秋十月,九仙山下的曲阜市吴村镇峪西村瓜果飘香、风光如画,村道静谧整洁,庭院一尘不染……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开展,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个个喜笑颜开。在村内每条街道的醒目位置,钉着“街长制”公示牌,上面清晰地标注着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分包街道、职责范围等内容。

“村里大变样,多亏了我们的‘街长’老李,天天带领大伙儿把自家房前屋后拾掇得干干净净,现在大家都养成了好习惯,比着谁家卫生搞得好!”10月26日清晨,峪西村村民孟令星一边扫着门前落叶,一边指着不远处的李绪河说。

68岁的李绪河是知新胡同的“街长”,也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去年6月,吴村镇开始在辖区20个村全面推行“街长制”,他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提出担任“街长”,承担起知新胡同的日常清洁、环保工作,每天多次进行巡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到户,个人不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映到村里。

“我家就住在这个胡同里,平常没事儿就溜达溜达,大伙儿都很支持很配合。我们街长的责任就是发现问题马上反映,一般村里都会很快提出解决方案。”他边说边带着记者在村里转悠。正说着,他抬眼瞅见路边的冬青没有修剪好,立马拿出手机,娴熟地拍照、发到村微信群,群里马上就有了回应。

能解决的小问题当场解决,公共设施等问题及时反映到村里,村里解决不了的就反映到镇里,“街长制”让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大小难题得以分级化解和妥善处理。现在环境好了、村子美了,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街长都是经村“两委”推举,由街上的居民担任,一般都是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负责平常关注大街小巷的卫生状况。我们把村子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街长,总共28个,这样就把全村的大街小巷都管起来了。” 村支书李含说,下一步村“两委”还会研究进一步完善“街长制”,比如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对工作出色的“街长”进行奖励等等。

环境好起来,生活才能美起来。在改善人居环境这场“硬仗”中,吴村镇把推行“街长制”作为破题路径,在全镇推行“街长制”,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镇域环境焕然一新。各村街长定期开展互查,重点对绿化带内、背街小巷、垃圾桶周边等重点部位,进行梳理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同时,主动对标“五美”标准,引导带动村民自发提升家庭环境卫生,积极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在全镇形成“清洁行动、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全民行动,‘街长制’把村里的热心党员、退休职工、有威望的村民调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更容易得到村民的支持。让他们发挥余热的同时,让村民主动参与进来,人居环境整治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吴村镇党委书记周丽莎说,下一步,吴村镇还将继续探索“街长制”的长效运行机制,加大对街长的培训、督导和激励,使环境卫生实现长治久洁,提升乡村“颜值”和群众生活品质,建设更加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新闻推荐

高校的学科学术水平需要多年的努力和积累

曲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数学科学学院)排名中国第一?竟然超过了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数学专业?近日,一个机构公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