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坚守 王鹏是家里的顶梁柱 以爱相伴 谱写孝老爱亲动人篇章

济宁晚报 2020-06-30 07:46 大字

本报记者 万德龙

出生于孔子故里的王鹏恪守“孝老敬亲、正风齐家”的家风,多年来,细心照料患病卧床不起的继母,直到她安然离世;耐心陪伴患有老年痴呆的老父亲,让老人快乐幸福;抚养呵护遭遇家庭变故、郁郁寡欢的妻侄,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照料患病继母 久病床前有孝子

王鹏一家本是外人眼中幸福和睦的模范家庭,父母健康恩爱,儿女事业有成,自己则是一名曲阜市税务局经济开发区税务分局纪检监察员。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在1997年,母亲因癌症去世。当年,父亲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兄妹三人都已成家立业,难免疏于对父亲的照顾。为让父亲得到更好的陪伴,王鹏提议并鼓励父亲找个老伴儿。在亲戚朋友的热心介绍下,父亲和继母在2000年重新组建了家庭,两位老人过起了融洽幸福的晚年生活。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2011年,继母突然因严重的糖尿病导致脑梗死、心梗、肾动脉狭窄、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身体每况愈下。两年后,病情开始严重到无法靠药物维持。2013年到2015年间,王鹏带着继母奔波辗转于济宁各大医院,做了心脏搭桥、肾动脉介入等手术。近20万元的医疗费用,对于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巨额开支。可王鹏却节衣缩食、四处借钱,不遗余力地为继母求医问诊,筹钱治病,不惜花光全家多年的积蓄。王鹏明白,没有什么能够比孝养老人、比一个完整温暖的家更重要。当看到继母用唯一能动的手给孙子夹菜时,那种幸福无以言表。

2016年7月,继母突发脑梗出血瘫倒在床,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甚至不能正常说话和饮食。王鹏夫妇毫无怨言地在床前悉心照料,喂药喂饭,洗头洗脚,伺候大小便。每天睡觉前,王鹏还会坐在老人床前聊天,帮她按摩早已麻木不能动的右手。尽管老人不能说,但她能领会儿子的一片孝心。

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使儿子懂得了“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道理。学习空暇,时常回家看望奶奶,坐在奶奶身边,给她按摩萎缩麻木的手脚。当儿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第一时间拿给奶奶看,奶奶边抚摸着胸口,边流出自豪的眼泪。

2018年6月,继母生命垂危。在连续住院24天不见好转后,老人预感到要不久于人世,她拒绝打针、吃药,要求回家。在亲戚们的劝说下,王鹏把继母带回家中,一直默默地守候在老人身边。临终的最后一刻,老人用尽全身力气吞吞吐吐地挤出几个字:“谢谢小鹏多年对我的照顾,我走后好好待你妹妹……”王鹏流着泪说:“妈妈您放心,我会像亲妹妹一样待妹妹!”

孝敬痴呆老父 您养我长大我伴您终老

“小鹏,咱什么时候回老家?在这里干嘛呀?又不是咱的家,再不回去家里的东西都让人偷光了!”“爹,明天就是星期六了,咱明天就回去!”面对83岁老父亲每天多次同样的问题,王鹏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

在继母病重时,王鹏的父亲于2014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每天念叨着回老家。尼山镇新赵村,是王昭祥老人从小长大的地方。多年前,由于修建尼山水库,父亲儿时的老家早已经不在了。王鹏便带父亲去遍尼山镇所有的村庄,想尽各种办法让父亲找到他“想象中的老家”。每逢周末、节假日,他还会带父亲驱车几十公里沿着父亲最熟悉的小路去尼山水库逛一圈。

三年前,王昭祥老人病情加重,开始冬装夏穿、夏装冬穿,不知饥饱、四处乱跑,常常连儿子王鹏都认不出。一边是瘫痪在床的继母,一边是老年痴呆的父亲,两个老人都需照料。“再苦再难也要撑下去,一定要照顾好父亲、继母,让二老度过幸福的晚年!”2019年5月6日,王鹏下班回到家中突然发现父亲又不见了,心急火燎地沿着那条父亲熟悉的路足足追了30里,终于找到了父亲。吞下又焦急又心疼的泪水,王鹏马上用父亲爱听的玩笑话问道:“您这是要去开会吗?我送您去!”而后便带着父亲去尼山转了一圈。这样的事,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发生。“我小时候顽皮跑丢了,父亲也是这样找我的。”

“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要陪他们安度晚年,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我们做的,相比他老人家对我做的,太微不足道了。”这是王鹏常说的话。

呵护年幼妻侄 诠释亲情人间

“小宇,今天早餐吃什么?”“天津小笼包!”“行,那你得先背一遍昨天学的古诗词。”“可是我不大记得了。”“我给你起个头:众鸟高飞尽……”“我知道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小宇真聪明!”每天早晨,王鹏和小宇这一大一小相携而行的身影、爽朗的笑声成了小区里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时不时地拉拉手、拍拍头,谁也看不出,他们是姑父和侄子。

2016年,王鹏的妻弟和弟媳因变故离异,9岁的儿子小宇跟随父亲生活,开始意志消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王鹏看着聪明可爱的小侄子自暴自弃的样子,又心疼又惋惜。跟妻子商量后,他决定把小宇接到自己家住。但是,生活的变故带给小宇的内心伤害是巨大的。王鹏细腻地觉察到孩子情绪的反常,平时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和学习的辅导,便经常给小宇讲述古代名人的励志故事,让他重新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年的时间,1000多个日夜,王鹏陪着小宇上学、放学,小宇从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渐渐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年,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姑夫,你对我真好,你要是女的多好啊,可以给我当妈妈,我们班64个人就我没妈妈……”听到这话,王鹏突然踌躇了片刻,心疼地揽过小宇的肩膀说:“小宇,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可以跟我说,姑父会一直爱你,帮助你!”

苦难中饱含爱意的温存更显得弥足珍贵,生活的重担从来没有压垮王鹏的肩膀。无论生活如何残酷,王鹏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把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传递给亲人,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生活的希望。

新闻推荐

九万里风鹏正举 临沂于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中谱写腾飞之章

□临报融媒记者王珊珊蒙山郁翠,沂河奔流。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盛夏的蓬勃生机点燃了高质量发展的热潮。路网工程全力建设...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