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代传承人,桑皮纸上写家史
59岁的郑友明这辈子造的桑皮纸,摞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高。这位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自16岁那年在父亲郑佰义手里接过切瓤刀,就开始用桑皮纸续写王庄镇纸坊村的郑家家史。
家传造纸术
延续38代
曲阜纸坊桑皮纸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郑友明是第38代传承人。
郑友明出生那年,曲阜县造纸生产合作社因经济困难解体。郑友明的爷爷——因家传造纸术而被选为曲阜县造纸生产合作社技术组长的郑维田一时没了营生。于是,他带着儿子郑佰义在家重建造纸坊。“刚记事时,我就帮着爷爷和俺爹在土墙上晾纸,数数还是查纸的时候练会的。”郑友明说。长到16岁,他吃透了造桑皮纸的72道工序。
“泡皮、轧皮、切瓤、撞瓤、捞纸、晾纸……”6月5日中午,郑友明8岁的大孙女郑紫鑫一字一句背起了爷爷教了很多遍的“造纸术”(图①)。郑友明的儿媳张雪一边催着女儿练字,一边数着晾干的桑皮纸,50张一刀,500张一摞,2500张一捆。听到女儿能把“造纸术”背出来,张雪嘴角一扬,得意写在脸上,手上的桑皮纸早已成捆。
桑皮变成纸
需要半个多月
“从桑皮变成纸需要半个多月,大小工序72道,其中,泡桑皮、灰桑皮、蒸桑皮、轧桑皮、砸瓤、切瓤、撞瓤、捞纸、晾纸是36道主要工序。”郑友明说,造一捆桑皮纸得淌半斤汗。
纸坊村有句俗语,“好女不嫁纸坊村,搓碓捞纸累断筋”。“我纯粹是对造纸好奇,现在都习惯了。”孔昭平19岁就嫁给郑友明,如今已在捞纸池旁站了35年。从凌晨4点半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每天重复推、拉、抖等动作约1500次(图②),捞纸3000张,以至于她的两个脚踝比脚掌要宽出一大截。
孔昭平起床捞纸的时候,郑友明已拉着几袋纸瓤赶在撞浆的路上。“撞浆需要在河水里完成,纸瓤用纱布袋装好,再绑进去一个特制的撞棍,一袋要来来回回捣上40多分钟。”撞浆是男人干的体力活,也是捞纸的上一道工序,对纸的品质好坏有直接影响。为了凑足每天的造纸原料,郑友明经常一次撞四袋纸瓤(图③),天不亮就出门,日上梢头才能回家。老两口的早饭也因此推迟到上午8点半才开始,而午饭则顺延至下午2点,晚饭基本都在晚上10点以后。
儿子儿媳
回家接班
对于父母的生活,三十出头的郑功清和媳妇张雪不太接受。2015年,纸坊村建了纸坊社区,郑功清带着媳妇和孩子搬到了楼上,他索性出去打工。“造桑皮纸这活又脏又累,孩子们不愿意干。”郑友明说。以前800多户的纸坊村有600多户造桑皮纸,现在还剩20多户,在家跟着造纸的年轻人只有两三个。
郑友明打心眼里不想让祖宗的手艺在自己手里断了。儿媳妇张雪看出了公婆的心思,把郑功清叫了回来。“俩老人都快60岁了,我们在家能帮帮忙。”除了照顾孩子,张雪主要负责晾纸、揭纸、查纸等相对轻松的工序;另外,通过手机卖纸、发货等活也被她揽了过去。“桑皮纸主要用来糊酒篓、酒海和装裱字画,桑皮纸酒篓装的酒历久弥香,桑皮纸装裱的字画显得特别古朴。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我们的客户,一天能卖两三千张,普通纸一张两毛多钱。”张雪说。
造桑皮纸的几十道工序,郑功清早就摸清了,只是泡桑皮、灰桑皮、撞瓤等活既脏又累,他干得有些不情愿。不过,帮着母亲捞纸,郑功清倒是干得很熟练。“捞纸也很累,不过这是技术活,没有三年两载一般人捞不成个,不会的人捞的纸净窟窿。”孔昭平对儿子的捞纸技术挺认可,虽然郑功清不能像她一样站18个小时。
郑功清小两口住在楼上,每天来纸坊干上八九个小时的活;郑友明老两口住在纸坊里,他们的床就挨着捞纸池,然而不到睡觉时间,他们很少躺床上。
郑友明造了很多纸。他说,每天的纸都不一样,既熟悉又新鲜。“桑皮纸别人闻着有异味,可我闻着香。”太阳下光着膀子切瓤的郑友明,影子好像刻在了身后的桑皮纸上。
农村大众报记者祝超群戎宁
通讯员陈曙光丰丛丛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张庆岭)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