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纸板到无纸化,小车票历经四代变迁 一起来看看火车票的“进化史”

济宁晚报 2018-11-28 10:19 大字

本报记者 王仰浩 通讯员 马莉

铁路部门上周宣布,在海南环岛高铁实行电子客票服务试点,根据试点情况进一步完善电子客票服务方案,逐步在全路高铁及动车停靠的车站、普速列车停靠站推广。这意味着第四代火车票将在全国展开,以后市民无论是乘坐高铁还是普列,不用取票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进站上车。从最早的硬板火车票到软纸火车票(粉色车票)、磁介质火车票(蓝色车票)再到电子客票,四代火车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在记录着济宁几代人的出行足迹。

90年代:算盘剪刀票箱子,卖票就像“抓中药”

左右两排票箱、一台打印日期的机器、一只算盘、一把剪刀,这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一位火车票售票员的全部“家当”。

“售票员左右手各一个1米多高的票箱,里面有许多格子,格子里放着提前打印好的车票,卖票时像在中药房拿药材一样,在对应的格子里抽出车票,要几张就得抽几下,然后用机器卡上日期。”王莹是兖州火车站的一名售票员,1991年开始在票房工作,在一线售票窗口见证了铁路车票的巨大变化。“硬板车票只有现在车票的三分之一大小,票面信息比较少,但是厚度却是现在车票的数倍,这样更方便抽票。”

从上世纪40年代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铁路部门一直延续着硬板火车票的使用。“和现在相比,那时卖票可以用手忙脚乱来形容。”王莹说,卖票是手眼脑结合,一边抽票、一边打日期、一边算账,这全靠人工。如果旅客需要换乘还得开代用票、根据公里数计算票价,比如去齐齐哈尔,那时没有直达的车,需要从哈尔滨换乘,售票员要快速在脑子里计算出需要多少钱。如果是比较生疏的地方还要赶快找到铁路里程表计算。“原来卖票手累得抬不动,回家不愿意说话、懒得吃饭。”

00年代:粉票蓝票电子票,二十年里“三级跳”

上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铁路领域也开始“触网”。“刚开始的时候不太适应,两边高高的票箱换成了眼前的‘电脑,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往里面输入信息。最初嫌算账麻烦,大家还是习惯打算盘,现在回忆起那种场景仍记忆犹新。”王莹告诉记者。

2001年结婚,去烟台旅游时,王莹第一次拿到软纸车票,看到这种粉色的新版火车票,她的心情特别激动,许多票房的老前辈和硬板车票打了一辈子交道,而她见证了车票的变迁。不过,王莹没想到的是,在20年的时间里,火车票以及铁路系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1997年,硬板车票在全国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软纸票”,淡粉色铺底的车票上印有一维码,后来升级成了二维码,里面含有车次、价格、售出地等加密信息。2008年随着中国进入高铁时代,蓝色磁介质车票开始广泛使用,票的正面均为浅蓝色,背面为黑色,可在自助检票机上使用。现在普列、高铁上最常见的就是这种第三代“蓝票”,部分车站人工窗口还可以购买到“粉票”。

据铁路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火车票的变化并不只是颜色、样式的变化,它更是中国铁路发展、旅客出行信息化的缩影。“原来硬板车票时5个窗口都要排满长队,现在日常开通3个窗口就可以忙过来,因为互联网售票比例已经占到了7成以上。”兖州火车站票房负责人说,现在车站有12台自助购取票机,旅客在网上订好票之后直接用二代身份证就可以自助取票,没有买票的也可以在自助售票机上买票,预售期内有多少票、票价多少都一目了然。而且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市民购票也更快捷、方便。

记者了解到,目前兖州站、济宁站仍在使用第三代火车票,曲阜高铁多数列车已经实现了不用换取纸质车票,持二代身份证即可在自助机上刷证直接进出站。随着这次电子客票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未来普列将逐步实现刷证、扫码进站乘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售票处内部

早期的硬板火车票

淡粉色的软纸票

高铁时代使用的蓝色磁介质车票

新闻推荐

孔子博物馆试运行仪式举行

本报曲阜11月26日讯(记者张帆)今天上午,孔子博物馆试运行仪式在曲阜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周晓波出席,市委副书记、...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