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劲吹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劲吹移风易俗文明新风

陵城区报 2016-06-13 18:51 大字

借力“树家风、易风俗、倡新风”集中活动,大力倡树厚养薄葬,刹止丧事攀比浪费现象,去年以来,我区——

□刘春霞 魏明叶 豆娜娜

曾经,一场丧事下来,至少花费一两万元,雇鼓乐手、大办宴席,哪怕家庭困难,咬紧牙也得求个“体面”。如今,在我区厚养薄葬成为乡村新观念,简办红白事、生态安葬渐渐深入民心,写进村规民约。

去年以来,我区组织开展“树家风、易风俗、倡新风”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集中宣传好家风、好村风、优秀红白理事会等文明典型,全区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简办红白事”成为村规

“刚开始还想按以前的习惯办,后来听了支书劝,按照村里红白理事会的标准操办的,确实是省心也省钱啊。 ”近日,郑家寨镇张庙村村民任德全向笔者感慨。 2月份,任德全的父亲去世,按照村里红白理事会制定的标准,家里没雇鼓乐手,降低了宴席标准,整场丧事一共花了不到五千元,而在过去,这样一场丧事,至少得花两万元以上。

按照区里、乡镇的提倡,张庙村去年5月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明确将“按照统一标准简办红白事”写进了村规民约:丧事原则上只用一天,一律不准雇吹手、乐队,宴席招待全部七个菜,本村村民之间礼金不超过50元;红事礼金则不能超过100元,不能有吹手、乐队。成立以来,张庙村一共办了6场红白事,全部按照标准操办,每场节约费用2/3以上。如今,在张庙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节俭办事成为村民共识。

截至目前,我区已有80%的村庄建起红白理事会,将移风易俗、简办红白事写进村规民约。

“骨灰进祠堂”逐渐推广

院内两排香案,松柏环绕,室内一排排整齐放置的骨灰安放橱,有些已经安放有骨灰盒,走进陵城镇贺家村公益祠堂,眼前环境安静肃穆。 2015年底,贺家村200平米的公益祠堂投入使用,邻近是六间房的丧事操办场所。“过去丧葬,要买棺材,要埋坟头,还要立碑,既浪费土地也浪费钱。刚开始大家可能不理解,现在,村里已经没有土葬这种方式了。”贺家村支部书记赵德宝说。今年1月份,贺家村祠堂启用,5个月来,村里先后三位逝者,骨灰全部安置进了祠堂。

除了大力宣讲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各乡镇还针对祠堂建设和使用,制定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如今,这一新的殡葬方式正在我区逐渐推广,全区已有50多个村庄建起祠堂,摒弃土葬。

“行孝需及时”深入民心

利用各村建有“四德榜”这一宣传平台,借助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去年下半年开始,区文明办先后组织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好家风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孝养老人文明典型,将孝德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村里树立典型,靠文明家庭带动的宣传效果最明显,现在村里谁孝敬老人,谁就能得到大伙儿尊重,有这样的好风气,想不孝顺都难呢。”滋镇界牌刘村村支部书记刘秋德感慨。过去,该村因为赡养老人而出现家庭矛盾很平常,现在,村里人人比孝顺,家家比和谐,还出现好几户人家义务赡养孤寡老人,村风大为改观。

不仅界牌刘村,在我区,“行孝需及时”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以孝为荣的好家风、好村风越吹越盛,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家庭、文明村庄。

新闻推荐

月日陵城镇五李社区组织干部群众正在铺设排水管道确保

6月14日,陵城镇五李社区组织干部群众正在铺设排水管道,确保大棚区内的积水能够及时排除,减少强降雨对蔬菜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随着全区突降暴雨,该镇迅速组织各管区、村队对辖区内的河道、沟渠、公...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