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鲁班与著名建筑的传说

济南日报 2016-05-22 16:58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汪林民间有许多鲁班修建著名桥梁、殿宇、寺庙的传说。这类传说是劳动人民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故事,不一定真的发生在鲁班身上。这些故事对今人来说几乎是难以置信的,但读起来又很有趣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其中少量的故事可能是真的,而其余那些显然是虚构的。这类故事由工匠们代代相传,使后人进入一个可能的和可信的到难以置信的幻觉世界。

主梁新装法

传说一位工匠在建造一所新房时,错量了主梁的尺寸,短了一些。主梁无法正常安装,正在这时,一位老工匠凑过来说:“把梁砍成两半,我来为你们安装。”老工匠登上梯子安装了主梁的每半个,在中间留出一个空当,并用一块印有福字的红绸填放其中。没有人能看出这根梁是分开的。工匠们见这个新装法既特别又天衣无缝,正要转身向老工匠道谢时,老工匠却不见了。据说这位老工匠就是鲁班。

石头换嫁妆

传说鲁班曾游历到四川某地,见一条河上正在建造一座石桥。负责造桥的赵师傅因设计失误,桥身无法合龙。鲁班悄悄凿了一块石头,送给即将出嫁但还没有嫁妆的穷姑娘翠儿。在石桥无法合拢的紧要关头,翠儿将石头献出,石桥顺利建成了,翠儿也因此有了嫁妆。

“鱼抬梁”和“土堆亭”

江南某地造宗庙时,规定要用黄荆树做正梁,朱砂石做亭盖。但黄荆树干太短,朱砂石又太重,抬不上去。负责造庙的师傅正为此犯愁哩。鲁班出现了,鲁班把“鱼抬梁”和“土堆亭”的办法传给工匠们,使庙亭顺利完工。

建“角楼”

传说皇帝要在京城里造四座角楼,每个角楼必须有九根梁,十八根柱和七十二条脊。许多工匠师傅因无能为力而遭杀身之祸。当年轻的李师傅一筹莫展的时候,鲁班来到京城,他请一位叫巧儿的姑娘,按设计尺寸,用麦秸编成一个蝈蝈笼子,送给李师傅,其构造正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李师傅由此得到启发,终于将角楼建成。

“加重盐”与“加重檐”

有一位工匠师傅在建造一座喇嘛庙的屋顶时,因结构不成比例,自己又无法修正,急得他团团转。他到食堂吃饭时,发现厨师换了,饭菜淡而无味。他抱怨了厨师几句,厨师却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加重盐。”工匠师傅突然醒悟过来:“加重檐。”于是,他的建造上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鲁桥”的得名

微山县泗水之上的鲁桥,传说也是在鲁班的帮助下建造的。建桥时,有一位老者路过这里,他先是站着看,后便坐下来敲打一块石头,丢下就走了。待石桥合龙,横竖摆弄不好。有人提议,把老头丢下的石块搬来试试,结果,不大不小,正好。石桥建成了,石匠们恍然大悟,那老者原来是鲁班。为了表达乡亲对鲁班的感激之情,便给石桥取了个“鲁桥”的名字。

传说鲁班修建的著名建筑

在鲁班的老家曲阜市流传着许多鲁班的传说,其中,《鲁班显圣》则讲修建孔庙奎文阁时,遇上了技术难题,当工匠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白胡子老头(鲁班)悄然出现,指点迷津,使工程顺利完工。

鲁班的传说在全国流传十分广泛,如:北京白塔寺白塔的裂缝是鲁班给锔好的;河北保定的鸡鸣驿石桥没有完成,那是因为鲁班造桥时,其妹妹担心他过于劳累,提前学了鸡叫,鲁班因而停工的缘故造成的;山西永乐宫是鲁班修建的;四川大足山北山石像是鲁班雕刻的;杭州西湖上“三潭映月”的三座石塔,是鲁班凿来镇压黑鱼精的石香炉的三只脚等等。其中以鲁班修建赵州桥的传说最为著名,赵州桥本是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所谓鲁班修赵州桥,纯属民间传说,并非史实。

最早记载鲁班事迹的是《墨子》。此外,《礼记·檀弓》、《风俗通义》、《水经注》、《述异记》、《酉阳杂俎》以及一些笔记和方志中也有关于鲁班的著录。鲁班传说在民间流传两千余年,除汉族外,白族、壮族、苗族、瑶族、水族、土家族、仡佬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流传,使鲁班这一形象不断丰满,故事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其意义更加深远。生活在春秋末年的鲁班本来是历史人物,在民间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传说式的人物,并被推崇到神的位置。因而鲁班的故事带有传说和真实合二为一的特点。鲁班坊位于曲阜犁铧店,修建年代已无考。传说和史志上记载犁铧店就是鲁班的家乡。有的传说中说鲁班生于农历五月初五,卒于五月初五,生卒同日。有的地方说鲁班的寿诞是6月13日。每到鲁班的寿诞日,建筑方面的从业者都会像过春节一样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因为,鲁班是中国建筑行业的保护神,是中国建筑者和施工者的圣人。

新闻推荐

曲阜有家公益图书馆

点击查看原图每天清晨,曲阜市民总是两两三三地来到孔庙前神道路南口东侧的“书香曲阜”公益图书馆,听讲50分钟的国学课堂。“今天图书馆早课讲的是《中庸》,听...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