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整良田 润民生

济宁晚报 2016-02-13 07:09 大字

■本报记者宋仪凯本报通讯员李玉玲裴令民“满意,十分满意。”临近春节,曲阜市姚村镇和时庄街道的村民不仅感受到了越来越浓的年味,更有丰收般的喜悦。新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村民的行路难、浇水难等生产难题,“农民干活不惜力,有一块好地准能把生活过好了。”在项目验收现场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位于姚村镇和时庄街道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第三和第五标段从2015年7月份开始施工,但岁末年初的两场大雪延缓了施工进度。“由于温度太低,打井、修水泥路的项目怕冻,我们就把队伍集中到能施工的管道埋设、挖渠等项目段上,我们一定要赶在麦苗返青前完成施工,一是不耽误群众浇灌返青水,二是减少麦苗返青后的损坏。”施工人员李福东说。

说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姚村镇西孔村群众代表孔德月打开了话匣子:“项目开工前,施工队就和村里积极沟通,在修路、打井上积极征求群众的意见,充分参考我们多年的生产经验。同时,还把项目的工程量及施工标准在村里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心里明明白白。”据了解,为解决西孔村打不出岩层水的实际情况,项目采取了深挖扩建蓄水池的方式满足群众浇地需求。“原来旧蓄水池的水浇一亩地,就得歇两天再等着渗水,现在这新池的水一口气浇20亩地不成问题呀。不仅如此,利用扩建旧池的土又整理出几亩良田。老池周围垃圾遍地的、荒草丛生的环境卫生也得到了根治。真是一举多得呀。”监理人员柴林刚说。曲阜市国土局工作人员王军表示,“钱既然花了,就要花在刀刃上,项目既然干了就要让群众满意。”

姚村镇徐庙村由于技术限制,原来的井都不足40米深,上水量小,每年浇地都犯愁,这一次工程队根据这个村的实际情况把井增加到60米深,群众代表张宝双说:“现在这井的上水量那真是哗哗的,多年的水利难题终于解决了”。而在时庄街道后孔村,由于资金困难村里农用井已严重缺损,按照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原则,施工人员把原来缺少机井的地块进行整合找补,新打机井6眼,全村2700多亩第全部解决了浇地难题。该村群众代表崔桂桐说:“项目不仅解决了浇地难,还解决了行路难,原来由于路不好走,小学生们每天上学都要绕行好几里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水泥路从村直接修到学校,孩子们上学5分钟就走到了”。而项目修通的从化庄到徐庙村的路,更是架起了两村群众的连心桥,化庄村村民朱宁海深有感触“原来的路到处坑坑洼洼,走个三轮车都会翻车,现在这路的质量比我们村里自己修的中心大街都好,村民们走亲戚串朋友更密切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方便农民农业生产”的原则,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防护林等基础配套工程,“十二五”期间,曲阜市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2万亩。通过验收的13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整理复垦农村村庄土地面积3300余亩,全部承包到户。正在实施的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目前已整理出耕地400余亩,成为农民争相承包耕种的香饽饽。

新闻推荐

人勤春早忙帮扶

——市下派曲阜工作团节后首日工作侧记■本报记者刘作义人勤春来早。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市下派曲阜工作团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就早早...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整良田 润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