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济宁画框漂洋记

济南日报 2015-10-15 19:45 大字

独具匠心玩转欧洲、北美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王仰浩摄影报道提起画框、相框,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几块实木材质的木线条拼接在一起,成为了油画、摄影作品不可或缺的“陪衬”,不管是家中装饰还是艺术品展示,画框里面的风景虽亮眼,但是如果没有画框的点缀,这种美就不会得到更好的展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成为艺术品之前,这小小方圆空间里留下了无数工人忙碌的剪影。

目前济宁地区有多家画框企业从事出口贸易,工人们手工制作的画框远销欧洲、北美地区。“2001年开始向国外出口画框、相框,后来出口种类越来越多,现在已有200多个品种,目前也针对国外订单特定需求加工制作。”昨天,曲阜市经济开发区某画框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画框出口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中西方思想观念的碰撞,他们公司5年前加工了一批大型画框,尺寸为90(厘米)×120(厘米),为了防止木框变形,专门在画框中间加了一根细铁丝,谁知道对方认为这是挂画框的配件,直接挂到了墙上,结果可想而知,后来对方投诉。“其实不是产品质量的问题,但是为了避免纠纷,后来我们专门在这根铁丝旁边贴上了‘禁止悬挂\’的标志,老外这才懂了。”该负责人说。

这只是画框漂洋过海的一个小插曲,在国外,中国画框凭借精美的工艺、低廉的价格备受好评,而画框生产过程中的每道工序几乎都需要工人手工制作。画框所用木料烘干之后,按照订单方案拼接好,然后进行涂浆处理,增加表面的光洁度。“涂浆之后会有凹凸不平的地方,这需要工人一点一点地进行清理,这道环节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贴花、贴箔。”曲阜另外一家大型画框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欧式画框中木质贴箔画框是最豪华的一种,也是做工最复杂最精细、成本最高的一种,整道工序需要十几名工人才能完成。

“自己做的画框现在可能正挂在地球另一端的某个家庭的客厅里,想想也挺有成就感呢!”谈起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时,90后工人小王拿起一个刚刚做好的相框骄傲地说。

晾干

雏形

贴箔

“我的写真”

打磨

午歇进餐

镜里镜外

贴花

新闻推荐

曲阜宋代《仪制令》碑

■孙芳陈阳光在曲阜市石门山镇大庙村村北,旧有一通“仪制令”石碑,现已大部分深埋地下,但石碑上部正中竖刻“仪制令”三个大字清晰可见。经过简单的挖掘,左侧从上往下竖刻...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济宁画框漂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