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济宁乡村“美丽三部曲”

大众日报 2015-09-22 13:41 大字

△金乡县鱼山镇孔楼村文化广场带动起村民文娱生活□郭刚报道△汶上县郭楼镇后烟店村家家户户重视教育□王浩奇报道△汶上县郭楼镇郝营村和谐、闲适的小树林□郭刚报道△泗水县泗张镇宋家沟村△兖州区新驿镇何村△乡土风情浓厚的曲阜吴村镇葫芦套民俗村□郭刚报道△九仙山脚下的美丽乡村——曲阜市吴村镇葫芦套村□杨国庆报道□王浩奇

8月20日,汶上县郭楼镇后烟店村文化广场上,“庆祝考入大学本科、汶上高中学生欢送会”的红条幅下,7名考上大学和高中的学生胸佩红花,在全村人的掌声中接受表彰。73岁的村民张立志边鼓掌边反复念叨起来:“美丽乡村这几年,村里不仅墙面子鲜亮了,村民口袋子鼓胀了,大伙积极出力出钱为村里干事,不攀比红白事排场,都比着培养大学生。民风这块大牌子也被擦亮喽!”

美了乡村不能忘了口袋,富了口袋不能穷下脑袋。在美丽乡村建设迈过了环境综合整治的初级阶段后,过去乱糟糟、穷兮兮的村窝窝,开始了蜕变。济宁市依照《济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列出了14条美丽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和建设标准,直指“村庄经营”,这也让美丽乡村建设的焦点回归到为农民致富、让民风更淳的价值本位上来。

让农村在风貌上更像农村

住起来更像城市

“以前谁住坑边谁倒霉,垃圾顺手就往坑里扔,时间长了,就成了一个个搅和着淤泥的垃圾堆。”汶上县郭楼镇小赵村党支部书记刘清华说,村里过去有大小坑塘十几个,搞得处处都像是埋了雷的垃圾窝。

然而,现在随处可见三五村民或坐在水池边唠家常,或聚在树荫下做手工,清新质朴的农家味让人打心眼里觉得舒坦。同样是坑,却因环境的转变化“包袱”为“资源”。变化,正是源自美丽乡村由单纯环境整治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

保持干净整洁的村貌,是美丽乡村的起点。济宁建设美丽乡村不搞大拆大建,从最基础的硬化、净化、美化、亮化和绿化“五化”入手进行环境整治,一方面做好基础设施的“加法”,一方面做好污水、垃圾处理的“减法”。

济宁市共有5192个整治村,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风景。美丽乡村建设如果搞“一刀切”,既不科学也不现实。2012年至2016年,济宁将美丽乡村建设分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阶段和综合整治深化提升阶段,因村制宜,把全市村庄总体分为环境整洁村、生态文明村、美丽乡村三个层级,按不同标准梯次创建。

创建过程中,济宁坚持抓点带面,连线成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今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观摩会后,决定重点打造曲阜市吴村镇、邹城市香城镇、微山县欢城镇等9个市级示范片区,每个县市区都有1—2个县级示范片区,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示范村,住建、交通、水利等市直部门都建有分项工作的样板村。

为改变“走过几个垃圾村来到一个新农村”的问题,当地坚持串点连线成片,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建成片整治”的要求,开展村与村、村与镇、镇与镇之间的路网、林网、河网等一体化规划建设,整体推进村庄整治和重要交通要道沿线的整治改造。

守护浸润乡愁的村韵,才能避免“千村一面”。一条磨盘路,一棵老槐树,一泓清泉贯村而过;一道竹篱笆,一群鸡鹅鸭,一口乡音醉人心窝。泗水县泗张镇王家口村近年来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景区”,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当地将村里的老皂荚树圈起来,把风箱、犁头展示出来,将粉皮、豆油等老作坊又重新拾掇起来,乡土味十分浓重,让人喜欢来,待得下,记得住。

一座青山、一塘清水、几棵古树、几幢老屋、一种手艺或是一段传说,往往就是一个村庄的独特符号。济宁立足既有条件,统筹考虑具体村庄的地理位置、基础条件、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等因素,注重保护这些生动鲜活的乡村符号元素,努力挖掘乡土文化根脉,突出一座村庄的个性。通过建设与保护,涌现出像“幸福小元”“上善郝营”“民俗尚寨”等一批特色乡村,乡村韵味日渐浓厚。

三年多来,在全市各级各界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2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408个,连线成片打造生态文明村1427个,新建环境整洁村4973个。农村道路硬化里程由2012年初的1.26万公里发展到2014年底的2.91万公里,镇村绿化覆盖率由27%提高到30%,村庄亮化率由45%提高到98.4%,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由52%提高到95%,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2014年济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获得“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山东省住建厅在济宁市召开了全省现场会。

既要“建好村庄”

更要“经营美丽”

7月15日上午,雨后的五宝庵山清新秀丽,山脚下是邹城市香城镇北齐村连成片的猪芽皂基地。在挂满鲜绿皂荚的枝头下,村民齐宜胜乐呵呵地告诉笔者,“美丽乡村招来了明眼人,让过去烂在树上没人要的皂荚豆出了名,现在,俺光靠皂荚育苗一年就能挣30多万!”如今,北齐村的皂荚树育苗产业越做越大,成了村民首选的致富项目。

做强富民安民的产业,美丽乡村才有持续的动力。在现有基础上,济宁美丽乡村将以业为基,大力发展农村新兴业态。当地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运用经营村庄的理念,挖掘村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农村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农耕文化、特色产业等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俺们村就在去石门山景区的路边上,咱也想沾沾旅游的光,搞搞农家乐。”自打美丽乡村建设把村子扮靓了,包括郭令福在内的很多曲阜市石门山镇梨园村村民开始琢磨怎么借好这股东风。

很快,该流转的土地流转了,该腾房的腾出来了,然而一辈子只跟土地打过交道的农村人守着空房傻了眼,怎么装修既省钱又有特色?需不需要请专业厨师搞服务?一连串的问号让全村人犯了难。

就在这当口上,曲阜市旅游局站了出来,带着全市100多名有发展乡村游意愿的村干部和农户直奔台湾。作为特色乡村游的典范,台湾之行给大伙上了生动的一课。

回到曲阜后,村民们开始主动求变:紫薯不再只是农家饭上的一道菜,而用于提取花青素;草莓、樱桃不再自以为时髦地直接送进超市,而用于亲子采摘等定制化采摘项目……

为做好引导,济宁市把33个市直部门都列为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按需配备、按资源配备”的思路配置包保,并由部门一把手担任“美丽乡村第一书记”。适合发展乡村游的就安排旅游局去,有文化底蕴的就让文广新局靠上,道路硬化户户通让交通局来……济宁对号入座,让资源利用得更充分。

把“美丽”变成生产力需要认准方向、走对路子。为让农民致富,加强技术指导,济宁市县两级从住建、规划、水利、交通等部门抽调技术人员,组成若干专家小组,靠在镇村一线指导服务,实行对口技术支持。

经营村庄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美丽乡村建设负责到底的过程。邹城市对乡村游的指导已经精细到一家农家乐店面的设计、一道菜品的命名。美丽乡村小彦村村民老陈每年依靠农家乐的纯收入能达到几十万元。而这个100来户的村子里,像老陈家这样的农家乐就有5家。

乡村游扑面而来,“酒香也怕巷子深”。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济宁多地尝试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春赏花、夏采摘、秋收获、冬体验”为主题活动四季不断,5月份,邹城市城前镇举办的一次桃花节就吸引了近10万人。

既富物质文明的口袋

又富精神文明的脑袋

人居环境提高了,村民口袋鼓起来了,但要是空了精神文明的“脑袋”,美丽乡村建设无疑将本末倒置。济宁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将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紧紧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改造基础设施,让农村设施多起来、农村环境好起来、农村面貌靓起来;另一方面,坚持宣传发动、倡树文明,重视“人的文明”塑造。

当地在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专门开辟美丽乡村建设专栏,宣传推广各类典型经验。运用当地群众语言,编辑张贴环境宣传标语,绘制宣传栏,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把美丽乡村建设列为干部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各级特别是镇村干部参加多层次培训,定期到示范片区、示范村观摩学习。前不久邀请中国乡建院理事长孙君对全市乡镇党委书记进行授课辅导,并组织分管负责人和市级示范片区乡镇党委书记到厦门大学培训。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济宁充分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实施“儒家文化进农村”工程,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培育体现儒家文化的乡风文明。济宁市妇联集中开展“清洁庭院”行动,建立“巾帼清洁志愿队、庭院环境监督队、庭院环境评比文员会”三支队伍,落实庭院整治“门前三包”和“门内五净”责任制,新增“清洁庭院”8.5万户,促使农民思想观念大转变、文明习惯大改观、农村文明程度大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汶上县康驿镇东刘庄村道路硬化了、路灯亮了、地面的垃圾没有了,这几年村里的善事也渐渐多起来。建设美丽乡村是惠及老百姓的大实事,村民刘宗凯和刘恩海带头捐款一万元用于村内修路;80多岁的退休老书记,也将存折上仅有的504元取出500元捐助村内公益事业;在大家的带动下,村民刘宗华捐出了自己家的宅基用于扩建村广场,村民刘恩武捐出自己家的音箱用于跳广场舞,村民刘宗辉和刘庆峰更是出钱出工建起两处水冲式公厕,连低保户刘光子,也捐出了家中三棵法桐树用于村庄绿化,正气之星刘奉楼,又捐款5000元用于全村2015年的路灯照明费用……

30多位村民自发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村里60多岁的老人刘奉顺、70多岁的党员刘庆栋,每天天不亮就义务将广场清扫干净。为弘扬这股正能量,东刘庄村开通了“热心公益基金”专户,每个为村庄建设出力的个人,都将入选“刘庄村善行义举四德榜”。

在全市掀起的美丽乡村建设风中,金乡县鱼山街道办事处所有村庄都建起了义工队,有两千多名村民自愿加入,公益服务的范围由环境保洁扩大到植绿护绿、家电维修、助老扶弱、矛盾调解、治安巡逻。鱼山街道制定了“村级义务服务活动管理制度”,确定了“不计报酬、进出自由、依法服务”的原则,规范村民义务活动,探索村民参与村务新机制。

群众思想上的转变也反哺于美丽乡村建设。3年多来,济宁市用5.4亿元的财政投入,撬动了村级、企业及社会多方投入58多亿元。点上的突破带动了面上的创建,济宁还启动“成线、连片”工程,规划并全力推进示范片建设。

村民的转变源自政府的主动出击。济宁市在推进村庄经营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调动各级财政,部门资金、人力等资源;另一方面鼓励村集体利用“一事一议”等平台,向群众和村里热心公益的个人、企业筹资筹劳,或与周边景区、园区、产业基地进行联建。

济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无数的美丽乡村必将扮靓美丽中国。

新闻推荐

曲阜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于年月日办理的组织机构代码证

曲阜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于2012年11月02日办理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丢失,代码号为494172186,声明作废。山东英克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登记号:组代管120223-056160,120223-056160-1)丢失,声明作废。朱建...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