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水为韵 文化为魂——嘉祥县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济宁晚报 2015-06-23 07:21 大字

■本报记者张彦彦本报通讯员郭超

绿意尽染,笑语清风。六月的嘉祥县梁宝寺镇高庄村,树木婆娑争绿、花草争奇斗艳,文化墙图文并茂,垃圾桶摆放有序,宽阔整洁的水泥路面延伸到农户门前。广场上,老人们听戏下棋,孩子们追逐玩耍,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场景。谁能想到,半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被垃圾覆盖的臭水坑。

梁宝寺镇高庄村的华丽转身,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嘉祥县农村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嘉祥县按照“山为骨、水为韵、绿为脉、文为魂”的思路,坚持人和环境一起抓,由表及里,内外兼修,展现出环境美和人文美相互融合的独特乡村之美,实现了由“物的美丽乡村”向“人的美丽乡村”的转化提升。

上下联动环境美

为了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嘉祥县扭住重点任务,聚焦自身短板,全县上下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攻坚会战热潮。以“增绿工程”为主线,大力实施村庄绿化提升工程,去年9月份以来,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09万株。投资1亿元,全面启动了“户户通”村庄道路硬化工程。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模式,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平稳运行。同时,嘉祥县还开展了坑塘整治、文化广场建设、改厕改厨等活动,进一步夯实了美丽乡村建设基础。

为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嘉祥县建立了“周巡查、月考核,一年两次村村到、镇镇查、路路看”督查考核机制,开通了美丽乡村建设微信平台,建立了人大政协专项视察、乡镇党委书记村村到、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制定了村庄保洁员公示牌,发放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监督卡25万张,构筑起县乡村三级监管平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常态化管理,实现了乡村环境的“绿、亮、清”。

产业发展村民富

5月24日至6月1日,嘉祥县家庭农场主、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带头人、涉农企业负责人共50余人在曲阜市参加了省农广校组织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拿到了结业证书,有了下步创业的抓手。“这月领了2600元。”万张镇忙店村村民孙燕拍着口袋高兴地说。她在本村的手套厂打工,不用出村,在家门口每月就可领到2300多元的工资,还不耽误伺候老人照顾孩子。

为了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嘉祥县以发展个体工商户和民营经济为重点,出台扶持政策,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鼓励支持引导全民创业。各乡镇根据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因素,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孟姑集机械产业园、梁宝寺新材料产业园、老僧堂济宁纺织产业园、仲山箱包产业园、满硐工业园等乡镇特色园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亮点。以实施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不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探索了“云农场”营销新模式,拥有注册会员近50万,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3家。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21家、家庭农场138家。目前,全县有10万群众不用外出打工,就可在县内增收致富。

文化浸润品位高

纸坊镇隋庄村的52岁的朱代娥过去一直患有严重的颈椎病,不知吃了多少药,打了多少针,钱没少花,就是不见效果。自从在村里姐妹的动员下,学会了跳广场舞,她的颈椎病明显减轻了。朱代娥激动地说:“唱歌跳舞以前总认为是城里人的事情,现在咱农民也该赶赶时代潮流了。”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是引导群众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嘉祥县以“文化墙”、文化广场建设为主阵地,大力宣扬崇尚科学、厚德载物、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时代风尚,净化群众心灵,提升群众生活品位。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根本,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精神文明送到群众的心坎里。去年以来,累计组织“送戏下乡”360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8600余场(次)。以庄户剧团、盘鼓队、秧歌队等为重点的农村文艺队伍突破600余支,培植了“欢乐农家,幸福乡村”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新增农家书屋108个,累计配发图书13.7万册。各乡镇立足辖区实际,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万张镇忙店村的孝道文化、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忠廉文化、仲山镇郏营村的画虎文化、纸坊镇武翟山村的旅游文化、卧龙山街道的民俗文化都成为文化建设战线上的亮点。

在文化的浸润之下,嘉祥县的群众正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新闻推荐

全面再掀创卫工作高潮 梅永红出席百日会战动员会并讲话

傅明先主持本报济宁6月25日讯(记者张彦彦)今天上午,济宁市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百日会战动员会议,再掀创卫工作高潮。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