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道德提升,我们不缺席

济宁晚报 2014-07-12 07:40 大字

■本报记者张彦彦

在梁山县杨营镇京九铁路沿线穿过的一所小学里,“独臂校长”侯典尧的故事感动着一届届师生。

1981年,侯典尧高中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村里小学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侯典尧家境情况不好,母亲常年有病,他便利用假期去砖厂打工补贴家用。在一次工作中,由于机器故障,右手不慎被卷进里面。热爱教育事业的他并未因此放弃教学的梦想,夜以继日地练习左手写字,一串串漂亮的粉笔字并未因此而消失在京九小学的黑板上。

而如今在济宁市,像这样的感人故事俯拾皆是。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闻名中外的孔孟之乡,崇尚美德在济宁市群众中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坚实的基础。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结合当前文明建设实际,济宁市不断张扬人性美德的芬芳,赋予道德建设新内容,因地制宜,积极深化推进“爱、诚、孝、仁”四德建设,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一幅幅美丽的道德画卷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

翻开邹城市北宿镇东沙村的道德档案记录,里面是本村历年来评选出的各类典型人物的实际材料、照片、音像资料等,图文并茂生动记载了村里的好人好事。2月23日这天,又有10名“好媳妇”、10名“好婆婆”和20名“文明卫生示范户”被记录在册,他们先进的事迹将被永久保存。

在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家家户户都有“四德”责任书、赡养协议,村里好人好事都上了善行义举“四德”榜,中心大街两侧墙壁上悬挂着醒目的展板式二十四孝图、格言宣传牌、公民基本道德行为40则以及居民日常行为规范等宣传壁画,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清新典雅的形象,让村民在润物无声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一面墙壁、一本档案就能改变村里的风气。善行义举并非都是轰轰烈烈,润物无声的滋养更能激励人心。济宁市以创建四德工程示范县市区为抓手,全市一盘棋,大力度推进四德工程建设,集中培育出乡镇、村居、机关、企业、学校五个层面的“济宁市四德工程建设示范点”。把设立善行义举榜作为四德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在农村广泛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目前全市建成四德榜6211个。开展“济宁好人”、“感动济宁十佳人物”评选活动,用榜样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把四德工程建设落实到基层每一个角落,有效发挥了弘扬道德、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作用。公民个人素质得到提高,城乡文明水平显著提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典型。济宁市及时发现总结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报道凡人善举和先进典型。“厚德任城”、“彬彬有礼道德城市曲阜”、“端信兖州”、“德行微山”、“爱满泉乡·幸福泗水”、“诚信金乡”、“大义梁山”等道德建设品牌深入人心,任城区邻居节、邹城中华母亲节、鱼台和嘉祥孝贤文化节日趋响亮。新推出“最美乡村医生”刘庆民等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人物。

连续三届评出“感动济宁十佳人物”及提名奖60名,评出“济宁好人”105名,其中64人入选“山东好人”,1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5人入选省级道德模范,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同时,济宁市将道德建设纳入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将道德建设纳入群众路线教育内容,在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教育和四德教育。加强四德教育,加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践行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修养个人品德,做打造首善之区建设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新闻推荐

曲阜镇街干部骑车下村访民情

本报曲阜讯(通讯员梅花于惠惠)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曲阜市实行“干部骑车走访民情”制度。“四轮”变“两轮”,改变的不仅是干部下村的交通方...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