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古城墙一瞥张汪镇皇殿岗村那城墙那传说皇殿岗村位于张

滕州日报 2014-06-20 00:02 大字

古城墙一瞥张汪镇皇殿岗村 那城墙,那传说

皇殿岗村位于张汪镇政府驻地东2千米,古薛国故城中心。共有耕地面积2114亩,人口474户,1145人。明洪武二年(1369年),陈、孙两姓由山西迁此建村,因村在古薛国宫室故址的岗子上,故名皇殿岗村。

渠志冰(滕州)/文

特约记者 谢经岭/图

笔者的家乡皇殿岗,隶属张汪镇。“皇殿岗”这村名取于何时、何人取之,不知道,也没听说过。但单看“皇殿岗”这村名,就会知道村子不凡。“皇殿”嘛,金銮殿,也就是皇上住的地方。能叫“皇殿”,肯定有故事。不然,谁敢套用“皇”字?古时候那可是杀头之罪,甚至还会灭九族。但“皇殿”的后边,加上了一个“岗”字,这皇上住的地方立马降级到平凡村落、普通百姓的寝食之地。

由“皇殿”降级到“皇殿岗”,有个传说,“拆了薛城盖兖(州)府,手递手,一夜的工夫”。你想想,从今之皇殿岗到目前济宁兖州区,一百好几十里远,人挨着人,需要多少万人啊!一夜的工夫,就把“皇殿”变成了“皇殿岗”,把金碧辉煌、场面、气派,变成了几堆瓦砾组成的颓废。如今,薛国故城只剩下了周围的土城墙,连一片砖瓦也难找到。但这土城墙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依然屹立在皇殿岗村四周,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一个辉煌变悲惨的故事!

让人遗憾,悲痛,而又无可奈何!我当年躺在家乡皇殿岗的草屋里,常常涌出这种思古之悲情!

上文说了,一个村名能有“皇殿”,肯定有故事。这故事记载在《战国策》与《史记》之中。

这两部史书的两篇文章,记载的都是一个主人公——孟尝君。那时候没有报纸、电视、广播,一个人能被书上记载个事例一二三,就可看作是当今的“新闻”了。也就是说,孟尝君,是当年皇殿岗这块热土上的“新闻人物”。《战国策》的“记者”姓啥名谁不详,《史记》的“记者”是司马迁。这两位“记者”笔下的“新闻人物”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好养士。养士也就是养门客。门客,类似于今之参谋、参事、智囊人物吧。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从这个出身就知道孟尝君是个“官二代”。

司马“记者”在《孟尝君列传》这样记载孟尝君出身的: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妾生儿子田文从小就有智慧,正因为有智慧,田文在薛邑,也就是今之皇殿岗,继承了田婴的爵位。他把小国当大国治理,招贤纳士,不拘一格。因而,这“贤”与“士”里面,有各诸侯国的“宾客”,还有负罪逃亡的人,“鸡鸣狗盗之徒”。正是这些“宾客”,成就了孟尝君的国家大事,让《战国策》的“记者”抓到了“新闻价值”,让后世的司马“记者”抓到了“旧闻价值”,成就了今天看来应该获得新闻大奖的“人物通讯”。

这两篇“人物通讯”,核心的事迹都是“焚券市义”: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去薛邑收债。冯谖向孟尝君辞行,并请示:“收完债,您需要买些什么东西吗?”孟尝君顺口答道:“先生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些什么吧!”冯谖驱车来到薛邑,派人把所有负债之人都召集到一起,核对完账目后,他便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免去所有的欠款,并当面烧掉了债券,百姓感激不已,皆呼万岁。一年后,孟尝君由于失宠于齐王而被赶出国都,只好回到封地薛邑。当孟尝君的车子距薛邑还有上百里远时,薛邑百姓便已扶老携幼,夹道相迎。孟尝君好生感慨,回头对冯谖说:“先生您为我所买的‘义\’,今天终于看见了!”

司马“记者”在《孟尝君列传》最后写到:我曾经到过薛邑,那里民间的风气与邹地(邹城市)、鲁地(曲阜市)迥异。我向那里人询问这是什么缘故?人们说,孟尝君曾经招来天下许多负气仗义的人,仅乱法犯禁的人进入薛地的大概就有六万多家。司马“记者”感慨:世间传说孟尝君以乐于养客而沾沾自喜,的确名不虚传。

从司马“记者”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薛国或说薛邑,仅“仅乱法犯禁”者就有六万多家,用今天一家3口人计算,就是18万人之众啊。司马“记者”的这段话,对当今皇殿岗一带的人们,委实影响不好,不明白的人还以为今天的皇殿岗一带都是“凶暴子弟”、“仅乱法犯禁”者的后人呢。但据我所知,皇殿岗一带的群众几乎全是明代移民的后代。即使有古老遗民,那点强悍基因随着两千余年的时光早就堙没了。

新闻推荐

曲阜 实施城乡公交一元制票价

...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