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改革创新汇聚发展“正能量”
本报曲阜讯(通讯员梅花)曲阜按照实干兴市总要求,坚持依据优势提升境界,扎实工作拉高标杆,综合推进统筹配套,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全力全速攻坚克难,一系列旨在转变干部作风的实招硬招付诸实施、一个个旨在拉近干群党群关系的惠民举措相继出台,为推动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凝聚了强大“正能量”。在济宁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总结表彰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上荣获2012年度县(市、区)综合考核第一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奖等奖项,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新思路绘就新蓝图,该市创新提出了“著名东方圣城、国际旅游名城、现代科技新城、生态宜居水城”的发展定位,明确“工业立市、文化强市、商旅活市”发展战略,确立了“市级抓工业园区、镇街抓主体功能区、面上抓全面创业”的经济布局,谋划实施“2711”工程。特别是以落实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为契机,坚持“高点定位、软硬结合、重点突破、创新推进”的思路,启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建设,全面拉开了“一轴双城”“一轴三区”文化名城建设框架。
全面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抽调337名干部常年开展驻点、驻企和专业招商工作,全年签约项目136个,总投资419亿元;引进落地了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建过亿元项目达到92个,其中新开工61个;实际利用外资7210万美元,增长213%。实施镇街主体功能区建设,全力打造8个工业主导型、3个观光农业主导型和1个服务业引领型镇街,形成了镇街经济发展新模式。12个镇街地方财政收入均突破千万元大关,2个镇街突破2亿元,6个镇街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进入济宁前十名。改革考核“指挥棒”,成立督查考核委员会,实现干考分离、干监分离;出台个性化考核意见,实行镇街分类考核、部门同类同考;严明了“以德为先、实绩至上”和“重视基层、倾斜一线”的用人导向。完善“马上就办办公室”“马上就办直通车”“马上就办一线通”的“马上就办”工作体系,实行常态化的项目论证机制、“一个市级领导+一个部门”的包保机制、指挥部运作机制和重点项目观摩评议机制,全面推行干部实绩周公示制度,创造了历时6天、对438个村逐一检查验收农村公路建设的“村村到”精神。
为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实施,曲阜把加大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助推科学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率先开展干部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中央领导批示。深化完善第一书记“1+1”制度,成功入选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创新推行第一局长“1+2”制度,常态化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大走访”活动,入选2012全国优秀地方新政。创新实施零收费、零插手、零距离、零投诉的“四零”工程,全年压减审批事项109项,71个项目实现“零收费”,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1000多万元。制定“8·36·7”纪律要求,建设廉洁道德讲堂386个,推动干部作风深入转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曲阜市一件件“惠民工程”也相继付诸实施:2300余户农村土坯房改造完成,248个村级卫生所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新增中小微企业246家,新建农村文化大院165个,“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农村公路“村村通”“村内通”“户户通”“一村一医”、失独家庭关爱、全民创业、农村教师免费乘车等民生工程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在“百姓至上”理念的指引下,曲阜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征求“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和大规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活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高。
新闻推荐
市驻曲阜下派工作团把包驻村当做自己的家本报曲阜讯(记者刘作义通讯员孔祥龙)全市深化大规模驻村入户暨2013年“第一书记”下派动员...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