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樱桃红
本报记者郝明雷本报通讯员肖秀臣王冰
记者感言:树上挂满成熟的樱桃,树下一片爽朗的笑声。丰收时刻的喜悦,浸透着果农们辛勤的汗水,饱含着供销社人对希望田野的一往深情。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供销社基层组织,在农村根深蒂固、分布广泛。在新时期的农业发展中,遍布乡村的供销社基层组织依然能够发挥优势,在保障农资供应的同时,担当起带领农民致富的重任,赢得了农民们的信任和依赖,这是因为供销社人一直没有离开过农村、没有离开过土地。
初夏是大樱桃采摘上市的季节。5月20日,记者慕名来到曲阜市吴村镇卫东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适逢这里举办樱桃节的第二天,虽然没有了前日的热闹场面,但前来看樱桃、尝新鲜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刚一下车,热情好客的吴村供销社副主任、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社长郭君就把我们领进了他领办的示范园里,品尝成熟诱人的大樱桃。他边采摘,边指着一行樱桃树向我们介绍:“这叫‘意大利红\’,那是‘红宝石\’,还有‘红灯\’、‘黄蜜\’,品种不同,颜色不同,口感也不同”。仔细一看,果然如此,红的娇艳欲滴,黄的晶莹剔透,入口一尝,更是口味各异,有的甘甜如蜜,有的甜中带酸,每一颗吃在嘴里都感到神清气爽。
58岁的孙茂银收拾着自家的果树,他是“老种植户”了,也是全村的种植能手,在这里有6亩樱桃。可以看出,果树上的樱桃又大又好,估计今年收入能超过5万元。“新种植户”刘亚英种了7亩樱桃,今年果树开始挂果,每棵能收入300多元,她种植樱桃更有了信心。
走出示范园,只见如锦的田野上分布着片片樱桃园,桃园深处不时传出阵阵欢乐的笑声,呈现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
看着成片的果园,郭君不无自豪地说:“我们的合作社成立5年了,现有社员147户,种植面积600多亩,共有品种十几个,今年亩效益将突破1万元,肯定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五年来,专业社立足于本地群众有种植樱桃传统习惯,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农民组织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形成了如今的规模效益。合作社目前已辐射影响到周边的孟官村、崔屯等村,樱桃成为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在品尝了鲜美的樱桃,看到了形成规模的产业后,记者不禁问到:“樱桃树真的很难栽吗?”随同的农枝员小刘立即说出了樱桃种植春剪、春管、催花、保果、采摘、夏管、秋季施肥等10多个技术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操作标准,樱桃难栽也就是难在了这复杂的过程中。“由于群众文化水平低,过去书本上的理论
知识农户们难以理解,现在好在有了基地,随时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这个方法好学、易懂、直观、真实。专业社还邀请专家学者定期来基地讲课,每年举办五期培训班,根据每一个时期的果树管理特点,适时为社员群众提供技术服务。今年春天,果农们熟练采用了新技术,防止了‘倒春寒\’对果树的破坏。”“没技术谁能服你。”郭君的一句话带着“技术当家人”的语气,社员们都亲切地叫他“郭一剪”。这个外号可不是虚名。果树的修剪十分关键,过去由于不懂技术,没少吃了亏,果树疯长、旺长,非常茂盛,但就是结果率低,
效益差,看了满树的果枝,不知该从哪里下手。通过专家老师来示范园讲课现场指导,合作社带头人郭君首先弄清了哪是有效果枝,哪是无效果枝。他经常给果农说:“甭小看这一剪,一剪子下去每棵果树可增加几十斤的产量。”除此之外,无论是施肥还是打药,郭君都是先从自己的示范园里做起,把社员们叫到自己果园来,现场示范给社员们看、教给社员们干。
解决了技术问题,品种、市场也是关键。看到外面五彩的水果世界,这里土生土长的果农们却一点也没保守,通过走市场开了眼界、学了经验,在种植实践中有了品种更新换代的意识,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群众的口味,引进新品种,基地内樱桃品种已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早、中、晚”十几个品种,并且创出了自己的“恒硕”品牌,被客户称为“春果第一枝”。销售也由过去名不见经传的路边经济走进了超市,远销到福建厦门、海南、浙江等地。每亩效益由过去的5000元增加到今年的15000元。
中午时分,回味着大樱桃的香甜,分享着农民们丰收的喜悦,我们离开了基地。归程中看到一辆辆外地货车,满载桃乡人劳动和智慧的果实,驶向四面八方。
新闻推荐
本报曲阜讯(通讯员梅花高萌萌)眼下,正是“三夏”生产最繁忙、最紧张的时刻。然而,6月12日,笔者在曲阜市时庄镇前孔村却看到村民正在自家院子里...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