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答卷”暖人心 济宁市倾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本报记者刘传伏
民生无小事,温暖绘底色。2021年济宁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一项项惠民政策陆续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民生答卷温暖人心,力透纸背。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济宁市牢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济宁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全面起势、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教育资源总量扩充优化。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规划建设20所幼儿园全部完工;持续实施解决城镇大班额工程,2021年规划建设13所中小学全部完工、增加学位1.2万个;启动实施农村学校“双百工程”,集中资源要素做强100所乡镇中心中学、100所乡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主编《“十德树人”》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建立5个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工作坊,培育省市级传统文化体验学校113所,国家和省级研学体验基地14处。深入实施学生健康提升“1155”工程,组织100万中小学生健康体检、100万中小学生视力筛查,为5863口教室更换防近视照明灯,配备专兼职校医500名以上。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优化课后服务,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加大教师招聘补充力度,招聘教师4032人,组织40期近万人次集中培训和教师全员远程研修,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特级教师工作坊1个、特级教师工作坊群组43个、名师工作室100个。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济宁大学城形成概念性规划初稿,济宁市大型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建成使用。
三下沉三提升
增进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2021年,济宁市卫生健康系统着眼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等问题,创新开展“三下沉三提升”活动,促进基层服务能力、诊疗水平、群众满意度“三提升”。实施三级对口帮扶,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长效机制。市对县帮扶,结合全市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向受援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者副院长,遴选3-4名业务骨干组成团队驻点帮扶。县对乡帮扶,通过双方分工协作,县级医院为对口帮扶的乡镇卫生院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一站式”服务,逐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乡对村帮扶,乡镇卫生院组建若干支家庭医生团队,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实施三级人员培训建立提升基层卫生人才水平的长效机制。乡医进课堂,为乡村医生提供点对点继续医学教育服务。乡镇卫生院新进人员县级培训,全市建立以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为主的县级培训基地17个。基层骨干市级培训,确定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中医院3家医院为市级培训基地,2021年376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顺利完成市、县培训。实施三项重点任务建立县域常见病多发病技术支持的长效机制。做强核心专科,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县级医疗救治能力明显提升。补齐短板弱项,提升诊疗水平,重点加强学科建设,派驻人员帮扶、改善硬件条件、引进人才,补齐专科短板。完善远程医疗,纵深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成全市统一的分级诊疗平台和远程会诊系统,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
聚焦一老一小
编织民生“守护网”
济宁市民政系统从政策创制、机制创新、工作创优入手,着力破解民政事业瓶颈短板,推动解决市委市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聚焦居家社区养老首位需求,开发建设了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新建小区养老设施无偿配建移交政策,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1处,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40处、新增护理型床位3000张。聚焦失能失智照护刚性需要,出台养老服务项目市级财政资金补助政策。聚焦经济困难老年人福利保障,为5.3万名低保老年人发放每人每月80~200元的困难老年人补贴,为2000余名高龄、空巢、困难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30~50小时居家养老服务。围绕精准落实孤困儿童福利保障政策,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1936元、1540元、1078元。实施“孤儿助学工程”,范围扩大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83名在读学生在延续基本生活保障基础上,每年给予1万元的助学金。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免费为760名孤儿健康查体、建立档案并提供医疗手术和康复服务。围绕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推动建立“四级书记抓未保”的高规格议事协调机制,新建了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县级未保机构、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村级儿童主任实现全覆盖,凝聚起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合力。
建立解决人社难题长效机制
重点民生项目全面完成
济宁市人社局部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解决人社领域各项难题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市人社局梳理出重点民生项目12个,逐项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2021年已全面完成。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启动实施“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深化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改革试点成果,探索“政银担”模式,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基金规模,提高贷款便利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入推进技能培训“一县一项目”建设,全年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19.7万人次。坚持“线上”与“线下”同步发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题招聘活动,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635场,促进就业5万余人。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活动,推进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扩面。2021年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33.1万。按照国家、省部署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落实工伤保险待遇,针对重点行业,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项目参保率达到100%。推行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大力推进社保卡“一卡通”试点工作。推进人社系统“全业务用卡”,人社领域已开通95项应用。2022年将把这些试点在全市逐步推开。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记者孙逊通讯员原晓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济宁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强化人才...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