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平凡的视角 看不平凡的文化变迁
本报记者 王艳茹
八年过去了,传统文化在一次次机遇与挑战中,探索着突破和转型的方式,寻找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他们努力从事的每一项工作,慢慢汇聚成时代变革的力量。
回望过去,济宁传统文化领域中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时代背景下实现着自我价值,透过他们的眼睛,我们能以小见大,观察到传统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变迁。
儿童剧为济宁戏剧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2019年,具有浓郁济宁地域特色的现实题材剧目《荡起双桨》开始登上舞台;2020年,全国首部抗疫题材原创儿童剧《等你回家》在市杂技城蓼河大剧院首演;2021年,首部长征题材儿童剧《长征路上的少年军》在声远舞台上演。这三部剧由济宁艺术剧院陆续创排,它不仅为济宁文化戏剧赢得了掌声与荣誉,更为济宁戏剧的发展探索出儿童剧市场方向。
说到这三部剧,记者采访了济宁艺术剧院的艺术总监丁小秋。他告诉记者,这三部剧目有的与时代背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的在内容上讲述了济宁故事,有的加入了彰显济宁特色的元素和符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着深刻寓意的儿童剧题材。“一个剧院,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创剧目。以前,剧院的剧目大同小异缺少识别性,经过不断地摸索,我们逐渐发现优秀的儿童剧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缺口,如果能够创作出代表济宁特色的儿童剧,也就找到了未来济宁剧院的发展方向。”丁小秋和剧院人员经过反复讨论、采风,最终在众多的话题中,确定了这三部剧目。
谈到近几年济宁戏剧取得的成绩,丁小秋表示,“在题材的选择上,教育扶贫题材的《荡起双桨》,抗疫题材的《等你回家》,都很有前瞻性,难得的是具有唯一性,这也反映了近几年济宁戏剧的发展是非常迅速并且扎实的。这几部剧的推出,为济宁艺术剧院在儿童剧方面的声誉和口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成年人是观看戏剧占比很大的一个群体,尤其是随着教育理念、教育质量越来越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儿童剧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丁小秋认为,一本书、一部剧、一场电影,能够启迪孩子的一生。在童年中形成的记忆,对未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至关重要,这也是儿童剧在市场上要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做了30多年儿童剧,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让更多的孩子能够看到优秀的儿童剧。”丁小秋说。
唢呐把传统技艺带向国际舞台
她是刘氏唢呐的第十三代传人,是中国首位唢呐博士,她改变了唢呐在年轻人心中的刻板印象,把这项传统技艺带向国际舞台。她是来自济宁的90后女孩刘雯雯。刘雯雯在采访中表示,“年轻人对唢呐是有固有印象的,他们普遍认为唢呐只有在农村的红白喜事仪式典礼上才会出现,他们不知道的是,唢呐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登上了高雅的舞台,甚至走到了国际的舞台上,通过我的演奏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唢呐这种乐器。”
刘雯雯与音乐家谭盾携手进行过30多场世界巡演,一曲《百鸟朝凤》让世界上很多人记住了它独一无二的腔调,百鸟朝凤的音一出来,总是能让观众欢呼雀跃,成为音乐会的高潮部分。然而,在人们的印象里,农村的红白喜事上,每个唢呐吹奏者都能演奏《百鸟朝凤》,“真正能把《百鸟朝凤》吹好的人太少了,它容纳了几乎所有的唢呐吹奏技巧。”百鸟朝凤不是看起来这样简单,刘雯雯表示,“在第一次吹奏《百鸟朝凤》时,我的老师告诉我,百鸟朝凤有很多灵动的东西,鸟在天上鸣叫的时候是如何互动的,极大地考验了吹奏者对画面的想象,与观众的互动,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在不同的场合、遇到不同的观众,就会吹奏出不同的《百鸟朝凤》。”
如何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融合,刘雯雯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在今年10月的音乐会上,寄托了对家乡情感的《麒麟颂》与观众见面。这首曲子是融入了众多地方民间音乐元素,用当代音乐创作手法创作而成。“和一线交响乐团合作,交响乐浑厚和具有张力的音响效果把独具个性的唢呐包容得恰到好处,更能烘托出它的音量和气势,给人以全新的听觉视觉的完美呈现。把我们最具中国特色的唢呐融合在西方交响乐之中,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音乐、中国故事,也是作为新一代的国乐继承者的责任和使命。”刘雯雯说。
滑稽从街头艺术走向大雅之堂
滑稽,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更接近杂耍。其实,滑稽艺术不仅是一种接地气的喜剧艺术样式,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给观众带来欢乐之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魔术滑稽比赛上,由市杂技团选送的原创滑稽作品《岁月》荣获最高奖“金菊奖”。滑稽作品《岁月》改变了人们的刻板印象,滑稽可以有完整的故事,可以传达深刻的情感,可以不停留在单纯的表演技艺,而成为一种登上大雅之堂的作品。
从技术到艺术,再到形成完整的作品,《岁月》跨越了艰难的一步。小丑的扮演者孔大鹏表示,“每天对镜上百次的练习,手上也磨出了茧子,有的动作看似简单,然而要想动作能稳定下来,至少要坚持一个月,每天连续10个小时的训练强度。”《岁月》三位演员都是杂技演员出身,虽然有着扎实的功底,但是一直着眼于杂技技术上的不断精进,较少接触人物性格、内心的表现和演绎。在《岁月》的打磨过程中,李苑、孔大鹏、王贝从六位杂技演员中脱颖而出,不断找到贴近自我性格的表演方式,诠释出有着鲜明性格特点的小丑形象。
“小丑”是一面镜子,不同的小丑映射出人们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思考。《岁月》唯一一名女演员李苑表示,无实物表演最难的点,是如何表现得真实自然。小丑虽然有搞笑诙谐的部分,但是夸张只是凸显喜剧效果,增加角色的舞台表现力,人物整体的感觉要不失真实。
“滑稽的艺术效果,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小丑的扮演者王贝告诉记者,“为了能够贴近老年小丑的角色,我在小区公园蹲守了二十多天,每天就观察公园里的老人,模仿他们的形态体态,感受他们经过的岁月磨洗,呈现出来的与世无争的状态,并且不断琢磨他们的心理世界。”从外化的体态模仿到饱满的内心世界,再将内化的心理状态转化到角色的外在表现上,才能够塑造出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有灵魂的人物角色。
滑稽作品《岁月》背后,是一代代杂技演员们生活的缩影。这是济宁市首次获得金菊奖,更是山东省23年来首个获得金菊奖的滑稽艺术作品,实现了山东省魔术艺术、滑稽艺术的重大突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万德龙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充分利用街道的“儒学讲堂”,通过一批创作能力强、深受群众欢迎的庄户剧团开展...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