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讲堂搬到家门口
本报记者万德龙
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充分利用街道的“儒学讲堂”,通过一批创作能力强、深受群众欢迎的庄户剧团开展演出和宣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剧团演出活动中,各剧团精心编排节目,以戏曲、书法及体育比赛、广场舞大赛等多样的表演形式、丰富的节目内容活跃在社区居民中间,为辖区居民带来了接地气、贴民心的文化盛宴。
其实,这只是济宁市为打通儒学普及活动的“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除了利用乡村儒学讲堂开展常规讲座活动外,济宁市还探索将儒学讲堂搬到广场上、搬到群众家门口,特别是利用村民跳广场舞之前的15至20分钟空隙,创新开展“舞前一堂课”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活动,集中播放国学教育视频,邀请儒学讲师授课或道德模范人物进行宣讲,聚集人气、增添生气、扩大名气。同时,为让讲堂内容更贴近生活,济宁市还开设乡村儒学讲堂“小剧场”,演群众看得见的生活,讲群众用得着的道理,深入浅出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另外,为让讲解内容更贴近实际,济宁市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灵活选择晚上、假期等群众方便集合的时间,送上儒学营养大餐。
近年来,济宁市着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普及教育中来,让文化润人走入寻常百姓家。其中,济宁市创新实施“乡村儒学”“社区儒学”推进计划,培塑“儒学原乡·文化圣地”品牌,制定了山东首个《“儒学讲堂”建设与服务标准》,实施儒学民间普及推广人才支持计划,特聘乡村儒学高级讲师、乡村儒学志愿讲师深入广阔的农村地区。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记者周慧迪通讯员王碧辉张中会)“喂,郑大夫,我脖子不能动了,后背特别疼,低头抬头左右转都不行,躺着坐着都疼,快给我治...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