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带动“大提升” 任城区探索实施智慧化街巷片长制
本报记者张伟
本报通讯员田文玲范爽崔海英
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任城区创新工作思路,依托全区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实施智慧化街巷片长制,创新开发“街巷片长”小程序,实行线上线下动态积分管理,以“小积分”带动“大提升”,用“小程序”办好“大事情”。截至目前,全区344个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已达100%,建成清洁村庄154个,占所有村庄44.7%;建成美丽庭院1.6万余户,建成率达27%以上;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达23万余人次,节省村集体支出达2000多万元。
实施街巷片长制
打造环境治理“排头兵”
任城区将村庄划分为若干街巷、片区,村级组织选拔街巷片长,当好环境治理“带头人”。按照方便管理、就近分配原则,落实街巷片长分工,原则上500人以下的村庄不少于3人;500至1000人的村庄6人左右;1000至1500人的村庄9人左右。截至目前,全区344个村共设立街巷片长2000多名。
将环境治理作为街巷片长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当好环境治理“吹哨人”。通过个别交谈、专人劝导、张贴通告等方式,引导本区域群众主动配合各项治理任务落实。街巷片长每天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传平台,并督促整改;镇街通过小程序后台查看每个村打卡、上传问题照片、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对于动态更新慢的村庄在街巷片长微信群进行调度,并线下进行督导。全区共处理巡查问题11800余件,自行完成11000余件,上报协调解决800余件,巡访3000多个小时。
用好“信用+志愿服务”
充实环境治理“生力军”
“小积分”发挥“大作用”。把“信用”嵌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依托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信用+群众志愿服务”活动,将环境卫生整治、美丽庭院创建、公共设施维护等原本该群众自己做的、群众可以做的事,尽量交给群众去做。按照参加志愿服务“每4小时积1分”的标准给予信用加分,村民可凭信用积分到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或到幸福食堂、村居直饮点等享受免费服务。已在100余个村开展600余次示范个人表彰,表彰信用示范个人1200余人次,累计发放价值近20万元的“志愿服务积分卡”,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
“爱心超市”激发“新动力”。目前,全区设立200多家“爱心超市”,村民通过打扫好、维护好自己家前院后的环境,从而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形成了全民参与、全员整治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有6000余户村民参与到评比中,其中3000余户已经在“爱心超市”参与兑换活动。
“公示榜”鼓动“好胜心”。制作“信用+美丽庭院”示范户公示牌、居民信用等级公示栏等100多面,每月进行美丽庭院示范户评比表彰、更新月度信用之星榜,居民可通过二维码动态查看自己的信用等级和信用积分,争取登上“光荣榜”。
开发智慧化“小程序”
架起科技治理“强支点”
“一键上报”提升整治效率。创新开发人居环境街巷片长小程序,形成线下线上一体的动态管理模式。包括工作签到、自查问题、问题整改、上级部门督导问题、美丽庭院示范户等多个功能板块,巡查人员可通过文字、照片、视频三种方式实时“一键上报”。小程序上线以来注册用户1500余人,每日活跃人数1000余人,全面推广后用户可达2800余人。
“限时督办”形成工作闭环。镇街通过小程序后台对每个街巷片长上传整改前后的照片进行对比,确定整改完成的则审核通过,并给与街巷片长积分奖励,及时提醒办理即将到期的案件,形成发现、处置、跟踪、督查、结案的工作闭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送整改信息“跑断腿”、整改进程缓慢、整改过程无从监督等问题。今年以来,已编发督查通报120余期。“街巷片长”小程序共计接收问题3000余件,其中已办结2500余件,办理中400件,办结率达83%。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郝萌)11月15日,太白湖新区第二届“创业杯”职工运动会在济宁体育中心圆满闭幕。此次运动会上,来自新区各部...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