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桥街道:用心学党史 用情办实事
本报记者 孙逊 本报通讯员 张兆部
群众的笑脸更多了,“街道对俺们居民反映的小问题都当成大事来办,真正为俺们办实事解难题”;企业的满意度更高了,“街道领导上门送政策、‘一对一’靠前服务,实实在在地给我们企业解决问题”;社区管理更加精准精细了,“街道试点的‘物业兜底、诚信助力’,打通了堵点难点,让我们老百姓居住更舒心,生活更安心……
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入脑入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走深走实的当下,任城区阜桥街道既立足当前,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服务群众的体制和机制,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党史学习教育继续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贯穿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这不仅是阜桥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对辖区企业的有力推动,对辖区百姓们的庄严承诺。”阜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元强坚定地说。
“鸡毛蒜皮”无小事
民生热线来帮忙
“你好,我是住在公安局南院宿舍的居民李成贞,我们南侧原大象集团院内正在建厕所,跟我们楼距离近,厕所异味较大,影响我们整楼居民的正常生活,咱街道能不能解决一下?”
在接到群众反映后,“阜桥民生热线”立即上报,街道分管领导、政务热线及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核实。现场发现,近距离接触确实存在异味。经现场分析了解,居民担心该场地未来开放使用后,院内会有大量人员使用厕所,从而导致后期异味加大。
问题既要兜上来、摸清楚,更要解决好、办利索。阜桥街道新刘庄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与大象集团承租人联系,召集各方召开居民座谈会。座谈会上,居民与大象集团负责人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决定:加强卫生管理,厕所房顶通风窗户封闭,下水管道进行改造,后墙玻璃全部更换以保证密封性及隐私性。在街道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事情最终有了一个圆满的解决,来电居民表示满意。
这是阜桥街道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幕生动剪影。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提升工作的动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通过广纳民意,了解民情,阜桥街道开通了民生热线,充分利用处在群众第一线的位置,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及时倾听民意,积极解决难题。街道成立民生热线工作领导小组,统计各社区办理情况,对重复派单情况、按时办结率、满意率、焦点问题及典型等进行公示通报,保持压力传导实时动态,可查可比。合并业务归口,统筹线上线下。将“民意5来听”与民生热线并线办理,高效处置。围绕民情日记记录内容,建立线下、线上快速解决机制,完善基层难题解决流程,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问题不遗留,矛盾不推诿”。截至目前,阜桥街道民生热线办公室共接收4052条工单,办结率100%,满意率98.4%,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惠企利企出实招
靠上服务解难题
企业职工开车上下班不方便,街道联合社区与企业沟通协商,落实解决企业职工停车问题;为减少企业安全隐患,街道组织队伍对消火栓进行全面检查,不合格的消火栓进行维修换件,帮助企业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位;卫生间有漏水现象,街道立刻组织人员维修,挖地槽,重新做了防水……“自从搬迁到阜桥街道万太商贸城4楼,阜桥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对我们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不辞辛苦给企业提供舒心整洁的办公环境,让我们企业扎根吃下了‘定心丸’。”山东因由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阜桥街道高度重视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学党史·办实事”暨“惠民生·暖民心”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街道党工委对街道全部规上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街道统计站统一走访街道全部规模以上148家企业,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管理层领导面对面,街道分企业专业安排统计员联系企业,与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在经营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全面帮扶企业发展。街道积极与企业沟通联系,详细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制定相应解决计划和服务措施。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对来街道办理业务的企业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规范、高效协助企业办理相关业务。
推动政策落实落地,确保惠企政策企业应享尽享。阜桥街道辖区内小微企业众多,疫情期间运营压力大。街道成立复工复产小组,积极宣传减收房租和免征增值税等惠企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企业应享尽享,帮扶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模式破难点
老旧小区换新颜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扩大,老旧小区密集的老城区面对越来越来多的治理瓶颈和难题,亟待通过治理理念、方式方法、工作机制的创新来寻找解决对策。位于主城区的阜桥街道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从群众最关心的物业管理难题着手,在小闸口社区试行“物业兜底、诚信助力”的工作做法,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建强组织体系,领办物业公司,加强托底保障;注入智能技术,赋能智慧治理;关联链接资源,提高服务供给;信用体系助力,唤醒自治热情等举措,打通治理堵点难点,为城市老旧小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有效保证了百姓居住舒心,生活安心。
从“旧”变“新”。社区领办物业后,用心打造“小精美”的社区生活共同体,通过增绿透绿、墙角美绘等手段,使整体环境舒适度、美观度、实用度都大幅提升,焕然一新。
从“差”向“好”。社区领办物业对公共空间实施有效管理,增加了创收,补上了资金缺口,填补了基础设施欠缺匮乏的短板,通过绿荫长廊、木制桌椅、健身器材、智能快递柜等生活服务设施的逐步健全,实现了“下楼可休闲,休闲有去处”,让居民不出小区收获宜居好生活。
从“乱”到“治”。通过综合系统整治提升、信用体系建设的激励手段,逐步凝聚了更多的共识和合力,商户、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实现了良好有序、共荣共生的善治局面。
新闻推荐
扭住工业经济“牛鼻子”冲刺“十四五”开门红 于永生调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
本报济宁11月12日讯(记者郝明雷)今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永生调度全市工业运行工作时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省委...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