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30.9%! 三项制度改革 激发企业活力

济宁晚报 2021-11-12 08:04 大字

本报记者 宋娜

昨日,记者从“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济宁市深入推进市管企业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在管理人员“能下”、员工“能出”、收入“能减”上取得新突破。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了骨干力量积极性,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截至10月底,市管企业资产总额1694.3亿元,同比增长30.9%。1至10月份,实现营业总收入450.3亿元,同比增长106.9%;利润总额24.3亿元,同比增长55.1%。“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三项制度改革的助推,为济宁市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相关负责人介绍。

员工能进能出

劳动改革释放企业发展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济宁市持续精简优化市管企业集团总部及各级子企业管理机构,把合理控制各级管理人员占比作为检验企业瘦身成效的“试金石”。2020年,市国资委率先在市管企业集团总部推行了机构、岗位、人员“三大瘦身行动”,经过改革,市管企业集团总部机构设置均控制在10个以内、精减率最高的企业达到57%,人员编制数均控制在80人以内、精减率最高的企业达到58%,管理人员配备更加合理,管理效率持续提升。

2021年,市国资委持续推动二、三级企业瘦身行动全面落实到位,指导企业进一步降低管理人员占比。截至10月底,市管企业管理人员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总体比例为9.29%,管控体系更加精简高效。

此外,济宁市充分发挥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推动市管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中的“牛鼻子”作用,推动市管企业在各级子企业全面实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截至10月底,已选取6户市管企业权属企业,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制度。预计今年年底前,各级子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户数占比达70%以上。

人员能上能下

人事改革营造竞争激励新氛围

今年以来,济宁市大力推行市管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消除能上能下机制的“绊脚石”,重点在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优化年龄结构上做文章。

据了解,市国资委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制度,考核优秀者,在选拔任用、评先树优等工作中优先考虑;考核较差或者不胜任岗位的,综合运用转岗、内部退养、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多种途径畅通“下”的通道。2020年以来,市管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184人,占比7.22%,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人员4人。

为了不断增强市管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市国资委对标行业先进,加快集团总部去“机关化”,将集团总部定位为战略管理中心和资本运作主体,聚焦党建统领、战略管控、资本运营等职能。总部部门内设机构由“处”改称“部”或“室”,部室负责人统称为“经理”或“主任”。

此外,推行市管企业分级分类公开招聘,高质量做好高校毕业生招聘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把市管企业打造成人才聚集新高地。

收入能增能减

分配改革激发员工进取新动能

“目前,济宁市通过建立市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深入推进中长期激励试点增量扩面,推动市场化、差异化薪酬成为收入分配的风向标。”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加快推进市管企业建立健全子企业差异化工资总额管理机制,根据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情况,加强工资预算管理,严控人工成本不合理增长,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同时,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激励制度,推动薪酬向贡献突出的人才和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2021年,共核准8户市管企业工资预算总额27.51亿元,其中基数工资总额25.44亿元、单列工资总额2.07亿元。此外,通过构建精准高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市管企业分类考核和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标棒”作用。

新闻推荐

“和美”社团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社团活动多彩多姿

本报记者李允通讯员高静10月30日下午,伴随着第一节上课的铃声,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的校园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