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两创”赢得和谐来
本报通讯员王洪玮
“每到节假日,村庄环境整治、‘幸福食堂’帮厨、村庄鳏寡老人的照料全由志愿者义务来做,这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俗。”10月7日,天空飘着小雨,兖州区新兖镇武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宁边给这天参加志愿服务的党员群众记录“积分卡”边对笔者表示,一方土地养一方人,这都是咱兖州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果。
“兖州的‘兖’字解释为端也信也,多年来我们把‘端信、尚贤、兼容、乐善’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深耕兖州大地、浸润群众心灵、滋养文明实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兖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武云飞介绍。
该区厚植传统文化底蕴,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兖州区以“端信”文化为主线重新建造了博物馆,将兖州历史沿革、大禹定九州、孔孟儒家文化、李杜双星照耀兖州城等历史文化元素全部梳理出来,让世人看得见过去,心中烙印着家乡,思考着未来之路,转化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在城区打造了“端信文化一条街”,建设了兖州历史文化展馆、大禹公园、青莲公园等,各个时期的文化元素与当今新时代文明实践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激发提升自我、走向高尚的持久动能。
建立传承文化队伍,让传统文化“动”起来。兖州区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与继承,建立了“兖绣”、泥塑、五谷画、花棍舞等26支120多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队伍。山东梆子、山东快书、弦子戏等文艺队伍覆盖城乡,传统剧目和现代生活深度融合,古为今用,说古喻今,呈现出一派生动活泼新景象。
兖州区赋予传统文化生命力。讲要讲得透。兖州大地民风淳朴,“端信”传统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正是这一方厚土夯实了兖州的道德诚信基石。隐瞒娘家人20年做“后娘”,用善爱和责任圆了幸福家庭梦的中国好人王梅;义务献血15载,无怨无悔践行社会大爱的魏广志;践行与青少年光明之约,10年为近千名青少年免费进行视力保健与矫正的山东好人刘春艳……越来越多践诺守信的鲜活故事从遍布城乡的“蒲公英(端信)夜堂”的讲台上传递到百姓心中,为兖州传统文化注入了不朽的灵魂和新的生命力。
学要学得好。为把传统文化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持久动力,兖州区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四级组织架构的作用,开设了“蒲公英夜堂”“雏鹰课堂”“新风堂”,打造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三堂制”平台,与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文化生活、移风易俗等内容有机结合,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利用志愿服务形式引领新风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封建迷信不办,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的喜人局面。
悟要悟得深。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伟大的建党精神、兖州战役等红色经典教育纳入其中,传统与现代结合、历史与现实对接,在对比中领会思想、深悟道理,从而达到开启心智、净化灵魂、提升境界的目的。
兖州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滋养浸润群众道德灵魂,提升道德水准,增强文明自觉。
涵育乡风添动力。全区324个实践站变身“新风堂”,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整治村庄环境、孝老敬老养老、开展移风易俗等全部有志愿者参与,带起了文明新风尚。522个实践站“热心人”为群众红白事全过程服务,全年能为群众节省费用2000万余元。500多名“义务红娘”为单身人士提供无偿服务,同时对青年人进行正确婚恋观、家庭幸福观、孝老爱亲等教育,杜绝天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等蔚然成风。
崇德向善有榜样。端信精神在兖州不断与时俱进,发扬光大。花费20余万元支持社区老年事业的孝子孙法泉、将7万元现金及时归还失主的保安韩书军、苦心创业为父偿还200万债务的诚信女孩方程、退回12000元意外之财的“蛋糕姐”郑欣……众多好人的不断涌现,彰显的是文明之风,弘扬的是端信精神。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千万面旗帜汇聚起来,就成为社会的主流。在榜样的影响下,兖州形成了崇德敬德的良好风气,人人恪守规矩,学习礼节,争当四德标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万德龙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医保局先后出台一系列医保新举措,着力提升医保为民、医保惠民、医保便民力度,为全市...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