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检测防疫情 仗剑执手保食安 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探访之二

济宁日报 2021-06-12 06:37 大字

本报记者张家方李守臣

在零下15度的寒冷工作环境中,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呼出的蒸汽在面屏上凝结成冰,防护服里面却是大汗淋淋,每个班次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冷链食品核酸检测采样一天下来,入仓工作的每位同志口罩勒出的压痕久久不能恢复,冻得发红发紫的双手迟迟拿不住东西。这是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专仓检测组健康卫士们的真实写照。

2020年7月份以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由进口冷链食品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冷链食品监管环节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高风险点,建设监管专仓成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的必然要求。根据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2020年12月3日市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开始筹建济宁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10日专仓完工并成立驻仓监管组。市卫健委从市区卫生系统紧急抽调7位同志,组建专仓检测组,负责入仓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工作。

监管专仓运行以来,检测组就承担起全市入仓进口冷链食品和驻仓人员的核酸检测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人物同防的疫情防控要求,他们不断细化“集中、提级、加密、降险、严管”疫情防控措施,加强专仓疫情管理,不断提高专仓疫情防控管理水平。先后制定专仓核酸检测工作规范和采样规程,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脚本并组织实施。定期对专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每天入仓指导监督作业区人员的个人防护,对新入仓人员穿脱防护服进行手把手培训,为每位驻仓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监测台账,为仓内搬运工、检测、消毒人员每3天、仓外监管人员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及时上传山东冷链系统。监管专仓疫情管理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可言,他们从0到1、从1开始探索式地进行摸索,到目前日臻完善。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专仓检测组长王连顺说:“是大家每次加班加点的默默坚守,是大家以仓为家的无私奉献,才一步一步使专仓疫情防控与核酸检测工作走向正轨。”

检测组的同志们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清闲的时光,但却有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氛围。来自任城区二十里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吕肖南说:“只要能保障冷链食品环节安全,工作再辛苦也没啥。”1月份的一天冷链食品自动消毒机突然出现故障,货物转运、消杀只能转为人工操作实施,近70多吨的货物需要连续工作近12小时完成。从上午8点半开工,晚上10点才完成采样和入库工作,大家吃晚饭时已是深夜。但第二天8点又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中。每个人都没有怨言,只有及时规范完成任务的信念。2月份的一天,专仓来了一整柜冻牛四分体,每件重达80公斤,两人搬运都十分吃力。而且外包装仅有一层纱网,不便搬运,常规消杀也不合适,只能采用人工消毒、检测。大家齐心协力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完成检测、消毒工作。为了节省如厕时间,他们在入仓前很少喝水。

负责检测组采样登记和报告审核的韩贡朴介绍,每天无论检测采样工作到几点,工作结束后都要立即整理每批样品检测清单,核对入仓货物车辆和产品批号信息,收到核酸检测报告后及时转发登记组安排出仓事宜。专仓每天的工作结束后已是深夜,大家也逐渐习惯了专仓加班加点的常态工作模式。当目送每批货物车辆出仓时,是检测组每位同志内心最快乐的时刻。出仓车辆通常也会礼貌地给他们回敬长长的汽笛,在专仓宁静的夜晚显得特别响亮。经过检测组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无私奉献,换来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截止到5月27日已累计完成407家进口冷链食品5585.92吨299278件的核酸抽检任务,有力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健康和“菜篮子”安全,为市民的餐桌筑造了坚实壁垒。

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他们时刻冲锋在前、义无反顾,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障着一方百姓“舌尖上”的食安。

新闻推荐

中行济宁分行 全力做好征信服务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济宁中心支行召开2021年度济宁市征信工作会议上,中行济宁分行获评2020年度济宁市征信管理第一名A级先...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