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柔性引才理念,济宁高新区 人才飞地“智”牵企业“创新链”
□ 本报记者 孟 一 姜国乐
本报通讯员 臧盛博
今年6月,山东瑞城宇航碳材料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这不仅标志着山东瑞城宇航碳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城宇航”)开始具备碳材料的专业检测能力,也使得“人才飞地”模式延伸出了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营为创收载体的多样化形式。
作为一家2014年成立的新材料企业,顶着国外技术垄断“硬上”的瑞城宇航,最头疼的就是“卡脖子”难题的技术攻关。
“虽然我们的专业研发团队一直在啃这块‘硬骨头’,但还是急需尖端人才和团队助我们一臂之力。”回想起和北京化工大学刘辉教授合作并进行异地技术研发的事,瑞城宇航总经理王象东直言,对一家科技型企业而言,想要在资金短缺的初创期全职引入高层次人才很不现实。
当低成本吸引高端人才成为牵起企业完整“创新链”的必然诉求,济宁高新区一直倡导的“飞地引才”概念开始发挥作用。校企双方通过设立项目实验室,将瑞城宇航的研发端搬进了高校,刘辉团队也开始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进行定向难题攻克,最终实现了中间项沥青基碳纤维的量产,一举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只要能解决技术难题,加速研究成果转化,专家归属、研发机构所在地都不是那么重要。”济宁高新区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程辉表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开拓了更广阔的通路。
为给企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济宁高新区人力资源部主动靠上服务,不仅为企业提供了3套专家公寓,还安排“特派员”上门贴身服务,对属区本级审批权限范围内的人才所需办理事项全权委托代办,扫清了专家在济宁高新区现场指导期间可能遇到的难题。
目前,在生活居住方面,济宁高新区已建成科苑公寓、济宁市人才服务园等高层次人才服务载体;在子女就学方面,建有孔子国际学校、海达行知学校等教学质量一流的学校;在健康就医方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为人才开放了“绿色通道”。
为进一步弥补企业和产业“创新链”中的缺失环节,济宁高新区仍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论是加快建设集消费、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红星爱琴海项目;还是完善国际人才社区、蓼河外国语学校、麒麟岛中学、华润万象汇等高端功能性配套;抑或是以提升夜生活品质为目的打造的潘多拉集装箱小镇……看上去是在提升基础设施标准,实则是在为柔性人才来济宁工作打好基础,不断增添拴心留人的“砝码”。
今年,济宁高新区继续引导区内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国内重点城市设立科技研发站点,新增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3名海外院士,柔性引进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30余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仰浩摄影报道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渐渐褪去,但烟火味依然十足。麻辣烫摊位前排着长队、集装箱改造的餐厅外喷涂着...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