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九我在城郊赶大集 图文 本报记者 刘帝恩

济宁日报 2020-01-17 09:10 大字

每逢农历每月的四、九,十四、十九,廿四、廿九,都是任城区李营大集。究竟什么时候从小菜市场成为集市的?谁也说不清楚。当地的老者们说,李营集形成一定规模,有三十多年了。

每到集市当天,李营农贸市场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腊月十九这天,《文化周末》记者来到李营集。和前些年不同的是,来这里的人都更随和,更讲秩序。4路公交车的站牌,就在农贸市场门前,每到赶集当天,这一站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过去,站前闹哄哄的,男女老少们抱着买来的大葱、大白菜,就往车上挤,没点力气还真不行;现在一眼望去,市民自觉排队上车,一条长长的队伍井然有序。还是一样的人,还是抱着、提着同样的菜,但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为啥城市里超市、菜市场这么多,市民还要一扎堆儿地开车坐车来城郊赶集?毋庸置疑,柴米油盐酱醋,主要图的还是经济实惠。超市里六十多元一公斤的猪肉,在这里50元,若不想吃五花肉,多挑点瘦肉也只贵2块钱,每公斤52元。像冬天常买的荸荠,1.5公斤5元,3.5公斤10元。

在集市卖衣服手套的谷老板,今年六十多岁,是老刘庄人,平日里在几个城郊的集来回奔波,挣点养老钱。“李营集不要摊位管理费,有东西就能摆,卖的东西质量好、价格优就能挣钱,大家都喜欢来这里做生意。”谷老板说,有事干,能挣钱,自己就觉得老有所得,这是大集带给她的快乐。

不远的干果杂货摊,摊主颜老板正吆喝着招揽顾客。花生米、葡萄干、花椒、虾米等应有尽有。一天成交额五六千元,收入不算少。颜老板是周围生意人羡慕的“大户”,他说,他来李营集三十年了,现在有了不少回头客,诚信是他的生意经。“另外,我是颜回第77代传人。”对于这句无从考证的话,周围人总是笑笑不予计较,在这个集市上,大家只在乎质量价格。

1.8元每公斤的葱,都是按捆卖,一捆不下四五公斤;白菜价格远低于市区各大超市,来的不管是中青年还是老年人,都是怀里抱着手里提着,坠得满满当当,不时用膝盖抵住下滑的战利品。从市区前来买葱的市民赵先生说,来回的公交车4块钱,多买上几斤菜,多提上几斤肉,坐公交的钱就省出来了。“不光是省钱,也有一种得了便宜的心态在其中,赶集让人非常高兴。”赵先生笑着说。

李营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的郭贞攀告诉《文化周末》记者,平时赶大集的人非常多,现在又是年前,大家都来备置年货,说市场内“爆满”一点不为过,而越是人多,就越要求管理人员精益求精,以最好的态度服务顾客和商贩。

哐哐哐,切切切,嚓嚓嚓……颇为专业的鼓点和乐班子一亮相,便吸引了市场上不少人驻足。上午10点左右,在农贸市场南部西侧的大棚区里,李营街道春雷艺术团开始了惠民演出。

这个成立于2005年的艺术团,前身是李营镇中老年文艺协会,后改名春雷艺术团,组成人员基本是中老年,都是曲艺爱好者,30人的队伍里,演员有19人,乐队有11人。“我们成立14年了,总共演出近八百场,2019年演了七十多场,都是公益演出,不收一分钱。”春雷艺术团团长方静说,今年艺术团去了敬老院,去了社区农村,去了济宁市各个县区,收获很大。

虽然是自费,但是大家自得其乐,并吸引着身边人加入其中。在演出过程中,方团长和身边一位小演员合演的山东梆子《俞伯牙摔琴》引得观众连连喝彩。这个小演员名叫方烨炫,今年13岁,在李营一中读初一,是方团长的孙子。自小对戏曲文化耳濡目染,让方烨炫有了跟随爷爷学习戏曲唱段的想法。爷孙俩人一拍即合,从排练到演出都很默契。

“平时就喜欢赶个集,有需要就买点东西,不需要就光来听个戏。”家住李营街道贾庄村的郭大爷说,民间艺术团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巨大,又灵活多变,希望今年能看到更多好剧目。

如今的李营集,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越来越整洁条理。“之前白菜帮乱扔,污水乱倒,地都是泥巴地,一双新鞋踩的都是泥。”市民李先生说,现在无论是卫生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有了质的提升。现在的李营集是一片和谐,少有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商贩离开前也会把自己的摊位打扫干净。

年越来越近了,大集上氤氲着喜悦祥和的热气,混杂着烤鸭、卤猪蹄、小磨香油、自酿美酒的香味。红对联、红灯笼、红辣椒、红棉袄,就连店家和摊贩的门头,也贴上了红色大字,过年的喜气,夹裹着乡土文化的风韵,一刻不停地奔涌而来了。

新闻推荐

让生活沁满创新的芬芳

济宁市实验中学高三·十三班孙乐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创新是智慧之泉跳出的五彩斑斓的锦鲤,是思维天空中徜徉...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