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造” 暖了居民心

济宁日报 2019-11-17 08:30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张美荣

在兖州区新世纪阳光花园的小广场上,老人带着孩子在此游玩,嬉闹的孩子,闲坐椅座的老人,眼中溢满关爱。“现在楼道里杂物、乱贴乱画的小广告都清除了,又整治了绿化带、划分车位等,每天出来逛逛看着也舒坦。”居民李怀凤对小区的变化赞不绝口。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优化社区环境,造福社区居民,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中来,兖州区龙桥街道飞龙社区,以清洁、安全、文化、健康、道德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社区活动开展为契机开展各老旧小区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方便居民出行,有效改善了社区环境,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了巨大提升。

创城带来的不仅只是一项荣誉,更是整洁美丽的宜居环境。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基础设施整治、氛围营造、文明行为规范等创建活动在兖州正层层推进。文明创建,已深入人心,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九州广场等公园绿地,人们也可以看到一幅幅形制不一的景观式公益广告,与绿草鲜花相互映衬,给城市增姿添彩。在奎星楼社区,整洁宽敞的街道两边,新设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小品让社区环境生动起来,也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的熏陶。

兖州区用“广告”说话,居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道德文化的熏陶,在学习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今年,兖州区进一步加大城区重点部位公益广告设置,累计设置公益广告道旗4082个,建筑围挡公益广告面积达6.6万余方,城区大型公益广告269个,景观式公益广告423个,交通护栏公益广告5144个,背街小巷公益广告展板2.5万余个,公园绿地公益广告宣传牌1000余个,学校、商场、超市及其他场所创城公益广告宣传画实现全覆盖。

“文明交通”是一座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的表现。连日来,全区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走上街头,身着红马甲、手举小红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醒过往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自觉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闯红灯,不占道、不抢道。为规范交通秩序,该区组织人员在城区20个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省市级文明单位分时段轮流开展劝导。在城区10个重要路口设置摄像机,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拍摄曝光,在新闻栏目里报道播出。

图为兖州区街头设计别致的景观式公益广告小品。记者 刘传伏 摄

新闻推荐

水清 岸绿 河畅 景美 河湖管护保洁开启新模式

本报记者杨柳为推动济宁市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河湖,今年,按照水利...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