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基本形成山水画笔墨完整体系
本报记者 万德龙 通讯员 李富荣 孙灿
7月13日,《文化济宁·百姓讲堂》迎来济宁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副主任、济宁美协山水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张继华,他以一堂生动的《宋代山水画赏析》,介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现存最早的独立山水画是隋展子虔《游春图》。”张继华如是说,“进入五代两宋时期,我国山水画完成了勾、皴、点、染等各种笔法的创造,从而基本形成了山水画笔墨的完整体系。”
以全景式构图表现山川的雄浑气度
针对宋代山水画,张继华给予高度评价。据介绍,五代两宋,尤其是北宋,名家迭出,多以全景式的构图(南宋有变化)表现大山巨川的雄浑气度,从而表达出画家强烈的民族自信和对自然美崇高之境的追求。在这种时代的共同面貌中,不同的画家依据自己对大自然的不同感受,其绘画也有着不同的特征,正如郭若虚评价李成、关全、范宽的绘画时所说“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稚,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枪笔俱匀,人屋皆质者,范氏之作也。”
“五代两宋时期不仅山水画创作趋于鼎盛。且理论总结也收获颇丰。”张继华介绍道,荆浩的《笔法记》便是此时山水画的重要理论著作,其“六要”、“四势”说直指山水画的精要。其中,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
随后,张教授还分析了几位宋代知名画家对于宋代山水画的贡献。其中,米芾在宋代山水画家中笔墨独具特色,其性格玩世不恭,时人称为“米颠”,其作品属意笔一路,用墨氰氯,不温不火,打点用横笔,错落有致,史称“米氏云山”。郭熙的《林泉高致》提出了山水画创作的诸多问题,如三远、四时等。“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望远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
继承中创新,创新中传承
在讲堂中,张教授还以画为例,结合十余幅名家名品的实例,用生动的语言让现场观众走进宋代山水画的意识领域。
据张教授介绍,《溪山清远图》是南宋画家夏圭所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山水画作品,作者以其熟悉的上虚下实的构图形式(所谓“半边”式)来布置景物,所描绘的山坡、巨石、江岸、树木、桥梁等都集中在画面下部,甚至临近画边,这样画面景界显得非常开阔,给人一种登高俯视的感觉。画面上半部,或以清淡的笔墨表现远山,或留出大片空白表示江水、烟云。虽然空白面积很大,但不令人感到空虚,反而使景界更加清旷深远。全图疏密关系的处理,真正达到所谓“疏可驰马,密不通风”的境地,其中“茂林佳趣”。“层崖叠嶂”、“奇峰孕秀”、与“清江写望”、“山村幽居”构成此起彼伏的效果,使画面产生一种轻松而强烈的节奏感。同时画家以高远与平远交织互用,更丰富了山川的形势变化。深山与大水紧密结合、前后连贯自然,毫无拼凑的痕迹,是这幅长卷的成功之处。在中国山水画长卷中,很少有人布置景物这样简练、空灵,这样充实又富有变化。
此外,宋带马远创作的《雪滩双鹭》 ,虽说画幅不大,却为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作出了贡献。马远擅画山水,不论构图、笔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创立水墨苍劲一派风格。与夏圭齐名,人称马夏。 “雪崖枯枝,芦竹寒汀,滩旁四只白鹭,均做瑟缩之状,寒天的景致,令人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浓淡墨色画出的树石、远山和芦草,对比于留白的积雪处,和几不见墨痕的白鹭们,在黑白之间,充分表现出清冷的意趣,达到了画雪得其清的境界。”张教授介绍道,另从岩壁上伸出的枝干,曲折扩展,势如蛟龙升腾游动,这种笔势往下拖垂,形成长而斜向伸出的画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马远”风貌。
此外,马远全面的笔墨技巧修养在他的《水图》卷中得到进一步确证。全图共十二段,淡设色画各种不同的水波。他通过对各种水势的细心观察,把水的性态和在不同环境下所起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水的静谧、迂回、盘旋、汹涌,无不曲尽其妙。尤其是为了表现不同水波而采用的笔法,变化多端,因景、因情而异,如以粗重的颤笔勾画翻滚飞舞的浪花,充分表现了水的变幻及气势;用中锋细笔描写平波细流,又显得那样平静、温和。李日华看了《水图》后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可见,到了马远手中,画水不但没有中绝,而且大大超过了孙位、孙知微。
南宋四大家用笔多以侧锋刷扫落笔重起笔轻
到了南宋时期,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史称“南宋四大家”,其共同特点是用笔多以侧锋刷扫落笔重起笔轻,笔与笔之间自然而然地留白。作山石多以面皴为主(为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用笔刚健、奔放、简率。
在介绍李唐作品《万壑松风 》时,张教授介绍说,李唐是宋代杰出画家,字古,他原是北宋画院待诏。离乱后,到临安街头卖画,被一个内官发现,后又重入画院。其画法远追李思训,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
随后,张继华教授还简单介绍了元明两代山水画的发展。他认为,元代山水无疑代表了中国抒情写意山水画创作的最高成就,其发展的原动力便是文人的介入。他们读书弄翰,参禅悟道,因而,元代出现了很多“诗、书、画”三者结合的作品,元代山水更重视笔墨的遣兴抒情的功能,形成了超逸、简约、空灵、平淡的绘画风格。
据了解,元代的代表性画家有赵孟頫,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赵孟頫是中国山水画在宋元变革时期的关键人物,元代山水画的成就和托古改制与赵孟倾是分不开的。赵孟颊的艺术主张体现在三个方面:重视传统,崇尚古意;师法自然;重视书法笔意。这三个方面的主张几乎成了元代绘画创作的纲领,并对明、清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山水,则是依不同区域聚集的画家形成流派;如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以沈周、文微明、唐寅、仇英为首的“吴门派”,以戴进、吴伟为首的“浙派”等。明代画家中董其昌、沈周及明末清初的龚贤三家较为重要,建议学习时多加以关注。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