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成甜蜜负担?听听市民怎么说 我们更应做的是减少垃圾

济宁晚报 2019-07-19 10:12 大字

本报记者 盖鸣霆 杨柳

“你什么垃圾?”、“卖了能换猪的是可回收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随着垃圾分类时代的来临,近日这些颇具搞笑意味的段子开始走红。与此同时,垃圾分类的概念也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垃圾分类已经势在必行,但是如何分类、怎样让老百姓更加简单明了地记住垃圾分类细则则是个更值得深究的问题。昨日,记者就采访了多位市民,倾听普通百姓对垃圾分类的心里话。

社区志愿者正在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 (本报记者 王仰浩 摄)

观点1:垃圾普遍混装,分类势在必行

近日,记者探访城区部分小区发现,对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市民大多混装丢弃,很少有垃圾分类的习惯。“除了厨房和卫生间的垃圾是单独装起来的,其他的生活垃圾基本都是混装,一起拿着去丢掉。”城区洸河路某小区居民王先生说,平时很少对垃圾进行细分,但纸盒、矿泉水瓶子等可回收的一般会单独留下,等攒到比较多的时候一次性卖掉。

记者注意到,多数小区会在居民楼楼下设置一些大型的垃圾桶,供市民丢弃生活垃圾。根据这些大型垃圾桶外部的字样,一般分为两种,分别印着“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但记者仔细观察这些分类垃圾桶发现,几乎所有的垃圾桶内的垃圾都一样,都是未经过分类处理的混装垃圾。“平时丢垃圾都是出门的时候随手丢进垃圾桶,根本没在意垃圾桶外面的字样。”一位小区居民说。

虽然有部分市民在丢垃圾前会进行分类,但还是会和其他人丢弃的不分类垃圾混在一起。对此有不少市民表示,垃圾混装丢弃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不少市民对垃圾分类以及投放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除了对于可回收卖钱的垃圾会在意一些,其他的各种生活垃圾混装现象有些严重。

观点2:分类应该简单好记,莫要拎着垃圾犯愁

“过期食品是湿垃圾,但是湿纸巾却成了干垃圾;废旧花盆是干垃圾,但是盆里载的花卉绿植却成了湿垃圾……你说这分类我可真是有点儿搞不懂。”家住市区红星路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固然要早日提上日程,自己也举双手赞成,但是在分类的具体标准上,他还是希望更加简单明了、容易操作。此外,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好能多结合例子举例说明,这样的话市民才能更加便于分类。“毕竟扔垃圾是家家户户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儿,越是高频度的操作,越应该更简单才对。”杨先生说。

持有该种观点的还有大量中老年朋友,家住市区太白路的林阿姨就告诉记者,她印象很深刻的是看一个短片,说一位上海市民点完外卖扔垃圾,食物残渣、外卖盒、纸巾、一次性筷子、饮料瓶等等物品一大堆,分门别类摆放好准备处理。“当时看这个视频的时候就觉得又搞笑又犯愁,如果有一天咱济宁也实行垃圾分类的话,每一个市民每天都这么分类多麻烦。是不是有其他的分类方法便于操作?或者类似于微信扫一扫,也有这么个软件,对拿不准的垃圾一扫就能知道该扔进什么垃圾桶就好了。”林阿姨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很好,但是对于很多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来说,一下子要对那么多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区分,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尤其是分类标准本身容易混肴的时候,就更是会发生拎着垃圾袋子不知道扔到哪个垃圾桶的尴尬。

观点3:节能减排,源头减少垃圾制造更重要

“我家只是一个两口之家,一天平均两袋垃圾,厨房一袋、客厅一袋。卫生间的垃圾可能时间更久一点。基本上每次扔垃圾的时候都会发现,楼下四个垃圾桶都是满满的,而且这还是我们小区的一个垃圾丢弃点。如果把整个城区的垃圾全部聚集起来,规模的庞大真是不敢想象。”家住太白东路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在她看来,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但是相比垃圾分类,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主动减少生活中的垃圾。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分类包装的小塑料袋是免费的,经常看到很多市民一拽就是一大把,一个套一个,真的很没必要。此外,咱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网购,快递箱子一个接一个,很多市民都随手扔了,但是我爸妈都会把箱子拆开铺平,攒到一定数量卖给收废品的。虽然钱不多,但是这些废旧纸箱却都可以重复利用,很有意义。”

担任小区保洁的赵阿姨表示,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扔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多。以前家里有个旧报纸、破铜烂铁都会赞起来卖钱,但是现在都一股脑扔了,浪费不说还增加了保洁人员的工作量。“现在天热,很多年轻人懒得做饭,点一次外卖各种包装盒也一大堆。扔到垃圾桶不仅占地方,汤汤水水的也容易产生异味。因此,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少制造一点垃圾,清扫运输的工作人员也减轻点负担。”赵阿姨说。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