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关爱民警举措 激发队伍内生动力

山东法制报 2019-05-14 15:07 大字

“放大招”之一: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

数字佐证:近年来,市公安局先后分3批选派27名科级干部到县级公安机关挂职副局长,市局机关87名民警分3批先后到派出所挂职锻炼,轮岗交流129 名科员及工勤人员;先后为新警聘任245名导师,铺设新警成才“快车道”;共推选出4类13个专业的 29名同志,成功纳入齐鲁公安英才标兵型人才,4名同志入选齐鲁公安英才拔尖型人才。

实招实例:

提供干事创业平台。济宁市公安局扎实推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改革,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让广大民警享受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优化机构编制警力调整,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动态编制调整机制,科学设定职数,优化职位配置;大力推进招录培养改革,全面实施“双轨”招警,多渠道增加警力;持续开展“千名民警下基层”活动,新招录民警、接收军转干部等人员除特殊岗位外,全部充实到派出所工作;持续选派科级干部到县级公安机关挂职副局长,推动市局机关民警到派出所挂职锻炼,为民警的职业发展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流动平台。

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积极开展适合民警知识能力和个性特点的职业生涯设计,探索划分民警职业生涯四个阶段:新警适应期、锻炼提高期、职业成熟期、职业维持期。根据警种岗位特点,为民警提供包括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和警种业务在内的多种职业指导,引导民警根据主客观因素选择符合个人志向和组织意愿的发展方向。推动实施“新警导师”常态培养机制,为每位新警择优聘任科级以上干部作为导师,举办“传承·引领·成长”新警导师聘任仪式。

提升民警综合素养。制定并实施济宁市公安机关能力素质体系建设三年规划方案,统筹队伍管理各项措施,加强队伍动态管理,激发民警热情,实现组织发展和民警价值的双赢,为公安工作转型升级提供内驱动力。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警务实战技能全警轮训工作,深入开展战时送教上岗活动,全面提升公安队伍思想作风水平和履职能力。

“放大招”之二:加强民警职业保障

数字佐证:

市局先后研究出台涉及表彰奖励、先进典型选树等8 个规范性文件;连续两年举行“忠诚奉献薪火相传”、“ 不忘初心、 薪火相传” 民警退休暨入警宣誓仪式,为375 名公安民警颁发“基层工作荣誉章”;近年来,全市公安系统2个集体、18名个人荣立一等功,66个集体、211名个人荣立二等功,362个集体、1523名个人荣立三等功。全市二、三等功立功集体 95% 来自基层一线单位,二、三等功立功个人89.5% 来自基层一线单位;先后组织3 场公安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集中授奖、送奖到岗、入户报喜”活动20余次。

实招实例:

改善民警福利待遇。积极协调争取市委、市政府和财政、人社等部门的支持,全力推动各项工资改革政策高标准落地、高质量实施,建立与公安工作性质、特点相适应的民警福利待遇制度。严格执行民警带薪休假制度,各级公安机关每年初制定民警休假计划,统筹安排民警休假,因特殊情况不能正常休假的,安排补休。

举行人民警察荣誉仪式。 市局全面推行入警宣誓、从警特定年限纪念、退休等人民警察荣誉仪式,举行“忠诚奉献、薪火相传”、“不忘初心、薪火相传”民警退休暨入警宣誓仪式……持续为在派出所、看守所、拘留所工作满20 年、30年的公安民警颁发“基层工作荣誉章”,进一步激励全体公安民警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崇尚荣誉、追求荣誉、捍卫荣誉的良好氛围。

规范表彰奖励工作。市局认真总结表彰奖励工作的规律特点,进一步明确了表彰奖励重点、规范了表彰奖励形式、严密了表彰奖励程序,确保了表彰奖励在机制上创新、手段上改进、质量上提升。

实施“ 提速增效行动”。 在十九大安保、上合青岛峰会安保、禁毒人民战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中,坚持阵前施奖、随警作战、特事特办、跟踪问效,深入了解工作战况,准确捕捉典型事迹,及时提出表彰意向,最大限度发挥了表彰奖励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实战的实际功效。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完善先进典型动态管理机制,市局领导每人联系1至2 名一等功荣誉以上功模民警,每年组织1次功模民警座谈会,了解功模思想动态、生活情况。充分发挥表彰奖励、典型选树辐射、激励作用,2018年举办了“感恩父母、寻梦警营”功模民警子女进警营活动,30 名功模民警子女走进警营,体验真实的警营生活,增强了功模民警职业荣誉感,进一步激励广大民警争优创先。

“放大招”之三:建立民警健康干预机制

数字佐证:

近年来,先后36次组织专家医疗组,分赴16 个县市区公安局29个基层单位,为1530余名民警、辅警提供健康医疗服务;定期组织市警医联建5家定点医院,对8 个诊疗点的 960余名警务人员开展公安基层健康巡诊活动;先后举办9期以“健康行我爱你”为主题的民警健康休整班,600余名基层一线民警参加健康休整。

实招实例:

构建警医联建“绿色通道”。2017年,为提高公安民警职工健康水平,市局与市卫计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全市警医联建“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医疗机构建立公安民警因公负伤和突发危重疾病紧急救治警医联建“绿色通道”,并规定了公安民警紧急救治“绿色通道”的适用情形和工作程序,为各级公安民警提供好义诊、保健、健康查体等各项优质服务。

开展送医上岗战时保障活动。在重大活动安保期间,济宁市公安局先后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启动战时保障机制,组成专家医疗队伍分赴县市区公安基层单位,提供查体、诊疗、咨询等服务,受到了基层一线的普遍欢迎。同时,定期组织市警医联建定点医院,开展“健康行我爱你”公安基层健康巡诊活动,受到了广大民警的普遍欢迎。

建立健康休整制度。 市局积极举办以“健康行我爱你”为主题的民警健康休整班,组织参与安保活动及长期工作在交警、派出所等基层一线民警参加健康休整,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使健康休整班成为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加油站”,为今后的工作积蓄能量、再立新功。

推动健康查体常态化。 市局积极推动民警健康体检工作常态化运转,坚持每年9月定时启动民警健康体检普查工作,次年5 月启动一线特殊警种和岗位民警重点体检工作,积极协调市财政、卫计委等相关职能部门,不断提高民警健康查体费用及标准。同时,认真落实互助金、 工会等福利措施,对因病入院治疗民警进行看望慰问,进一步提高民警幸福感、满意度和归属感。

关心民警心理健康。 逐步建立市、县、基层所队三级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网络,成立市局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专家组,加强专兼职民警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战时心理健康服务下基层活动,减轻民警心理压力。对遭遇重大突发事件的民警,及时开展心理辅导,化解心理危机。对患有严重心理疾患的民警,及时安排心理治疗。

“ 放大招”之四:优化民警职业环境

数字佐证:近年来,先后举办各类警营恳谈活会17场,征求各类意见建议322条;开展战时送温暖慰问,走访民警115 家,发放慰问金、激励金 8.25 万元;举办2 期“战时民警子女托管班”和首届民警子女夏令营,救助6 名患重大疾病民警家庭,发放救助金 3.6 万元;确定 15 家商家、企业作为爱警惠警合作单位,给予民警最惠团购待遇。

实招实例:

加强和谐警营建设。市局党委始终把民警的呼声和期盼作为第一信号,将民警认可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滚动排摸、及时了解、全面掌握民警的内心需求和实际困难,举办各类警营恳谈活会,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关爱民警的具体措施,倾听民警心声,集中民警智慧,进一步提升民警参与度、满意度和关注度。

用足用好公安民警优抚基金。市局把优抚专项基金建设摆在从优待警工作突出位置,积极开拓思路,广泛发动宣传,拓宽募集渠道,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公安优抚工作的浓厚氛围。目前,济宁市公安民警优抚专项基金募集总额位居全省前列。

打造团购惠警品牌。 市局大胆尝试,将团购和惠警联系起来,在市场规律中为民警谋福利,打造了一项从优待警具体措施。通过向社会发布《 爱警惠警合作意向书》 ,邀请商家、企业共建爱警惠警合作单位,涉及车辆保险、汽车加油、百货超市、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方位,给予民警最惠团购待遇,为广大公安民警创造了看得见的实惠和福利。

维护民警正当权益。 市局党委高度重视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成立了“维权委”和“维权办”、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队、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心理服务队、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预备队,聘请了维护民警执法权威特邀记者和特邀律师。制定出台《济宁市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实施细则》,对民警在正当执法和执行公务中,遭受人格侮辱、 人身伤害、公私财物损坏、不实投诉、恶意炒作等袭警、侵权事件进行跟踪督办,并积极采取措施,维护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万艾东徐超】

核心提示

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加强民警职业保障、建立民警健康干预机制、优化民警职业环境……在济宁市公安机关,从优待警工作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这些创新措施和具体办法,不断激发着民警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和队伍活力。

近年来,济宁市公安局坚持以警为本理念,务实践行“主动政工”,持续推进从优待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体系化,切实做好爱警暖警惠警工作,以爱警推动爱民,积极营造良好的警营生态,切实增强广大民警的归属感、 荣誉感、 成就感和幸福感,为深化公安改革、 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有力保障。

新闻推荐

济宁市书画协会任城区分会揭牌

□记者王浩奇报道本报济宁讯4月29日,济宁市任城区老年书画研究会满庄社区分会、济宁市书画协会任城区分会揭...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