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安局 锻造特警尖兵队伍 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基层基础建设攻坚战开展以来,市公安局立足实际、围绕实战,着眼打得赢目标,狠抓公安特巡警能力、勤务和保障提升,着力推进全市特巡警专业化、科技化、实战化、正规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特巡警反恐防暴和应急处突能力,更好地发挥了特巡警队伍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尖刀”“拳头”作用。
围绕专业化狠抓攻坚力量提升
规范优化警力编成,打造覆盖全市、梯次调动、反应灵敏的应急处突力量体系。狠抓常备力量建设。建立力量动态增长机制,按照省厅“6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不少于300人,县级不少于150人”的力量标准,济宁全市特巡警总警力突破3000人,县级特巡警队伍平均警力超过200人。狠抓攻坚力量建设。特警支队成立防爆安检大队和30人的“雷霆突击队”,县级特巡警分别成立由民警和辅警混编组成、不少于15人的反恐突击队伍,在历次重大活动安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狠抓专业力量建设。优选技术能手,积极培养谈判、狙击等业务骨干和专业人员,建立专业人才库,同时对急需的特殊专业技能人才,积极争取支持,实行特殊人才招录。
围绕科技化狠抓勤务效能提升
市、县两级特巡警全部建设完成集电子地图、警力定位、视频作战和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作战指挥室,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市、县、车组、单兵”五级同步的作战指挥体系,通过推行对讲机报备、紧急召回和一呼百应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通讯畅通和力量存在,能够在1小时内迅速集结800名、2小时内集结1500名警力进行应急处置。市、县两级特巡警持续强化重要目标反恐防暴基础工作,明确全市重要目标,并通过实地踏勘、多方征询等,逐一编制完善了点对点处置预案和3D建模,建立了重要目标反恐防暴应急处突勤务和“1、3、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机制,为维护全市重要目标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相邻县市区力量、装备、勤务等方面的区域协作和增援机制,将全市14支特巡警队伍按地域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协作区,不间断开展整建制调动的组织指挥、队伍编成、任务下达、装备携带等演练,大力提升跨区域协同作战能力。
围绕实战化狠抓教育训练提升
把强化教育训练作为特巡警队伍管理的核心理念,按照突击队、勤务大队、县级特巡警大队三个层面,分类制定年度训练大纲和考核办法,坚持自行组训、指导施训和专业训练相结合,突出实战要求,加强实战训练,苦练实战本领。成立15人的专兼职教官团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送教上门”等方式,不断推动县级特巡警实战训练向深、精、专突破,着重培养突击攻坚、防爆安检、查缉堵截等科目“小教官”和组织指挥人才,完善训练机制,确保每年突击队员开展不少于180天的专业训练,勤务大队开展不少于3个月的全员练兵。目前全市特巡警有8名同志被聘为全省警务实战技能培训教官,有力推进了全市特巡警警务实战能力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围绕正规化狠抓基础保障提升
积极推进营房建设和装备配备,提高基础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为队伍战斗力的生成提供有效支撑。规范训练场馆建设。将占地3万余平方米、配套设施完备的特警综合业务用房建设纳入济宁市“十三五”规划;14支县级特巡警队伍按照“集中管理、集中备勤”的要求,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合理规划办公、备勤、生活、训练、装备等区域。加大专业装备配备。近年来,市、县两级特巡警新增新配装甲车、突击车、水炮车、宣传照明车、排爆车、布障车等特种车辆以及AEE遥控飞行器等一大批高精尖专业装备,交通类、指挥通信类、防护类、反恐救援类等七大类装备配备全部达到公安部《公安特警队装备配备标准》。
通讯员侯宪锋兰相栋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4月22日讯(记者张彦彦)今天上午,全市2018年清洁取暖迎查暨2019年工作部署会议召开。副市长柳景武出席并讲话。柳景...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