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力汇英才 完善机制激活力 济宁市创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助推高质量发展

济宁日报 2019-04-04 10:39 大字

本报记者 宋仪凯

本报通讯员 徐文锋 温晖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市人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求,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战略,以放宽搞活管好为主线,紧盯关键环节,创新完善机制,不断提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水平,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济宁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连续两年入围“全国人社工作盘点”,在2019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当前全国各地“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人才储备将成为一个地区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近年来事业单位高端紧缺人才招引难、基层人员留不住等现象,济宁市探索新办法新措施,着力从政策层面加以突破。创新实施“优才计划”。为落实“双招双引”战略部署,在2018年实施市属事业单位“优才计划”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全面推开“优才计划”招聘工作,紧贴事业单位人才需求,面向博士研究生及“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精准引进1000名左右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人员不受开考比例限制,不设笔试环节,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采用面试方式,博士研究生采取考察方式,考试考察由单位主管部门(单位)自行组织,充分赋予单位用人自主权。近期,又抢抓高校春季开学时机,相继在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开展了四场“优才计划”招聘会,取得良好效果。拓宽基层留人渠道。围绕助推乡村振兴,组织、人社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做到“四放宽、两优化、一降低、一拓宽”,即放宽学历、专业、年龄、户籍条件;允许部分乡镇岗位男女等比例招聘,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及乡镇招聘全日制本科生可简化程序招聘;经批准,乡镇(街道)可降低开考比例或划定合格分数线;市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时,要求必须拿出一定岗位,招聘具有5年以上乡镇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人员,拓宽基层工作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制定出台《全市基层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增设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意见》,激励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全市共设置基层卫生高级岗位336个,其中正高级岗位50个,专门用于聘任取得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对具有临床类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基层卫生计生服务机构急需且本人自愿到基层工作的,可聘用到正高级岗位,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创优人才服务环境。事业单位特聘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在首次聘用时不受职称、任职年限的限制,按照业绩、能力、水平直接聘用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确因工作需要,单位暂无相应岗位空缺的可通过申请特设岗位的方式解决。

为人才“松绑”

创新创业活力加速涌现

“济宁的创业政策给了我离岗创业这样一根‘保险绳’,让我没了后顾之忧,能够大胆往前闯。”曾在济宁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任副站长、林科所副所长的高级工程师郭宝金,去年辞去了副站长职务、离岗创业,现在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科长郭召利表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充分利用好宝贵的人力资源,就要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搭好平台、创好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市人社部门坚持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着力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首先为单位放权。在全省率先出台《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意见》,由高校、公立医院自主制订内部人事管理制度、自主管理岗位设置、自主安排执行用人计划、自主公开招聘人才、自主组织岗位竞聘、自主确定绩效工资分配方式。调整高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根据高校社会功能、职责任务、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统筹自主使用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助推高校特色发展。其次为人才松绑。制定出台专门意见,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兼职、挂职、项目合作、离岗创业等7种方式,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释放创新创业活力。离岗创业手续办理采取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审核、主管部门审批、人社部门备案的程序进行,最大限度体现个人和单位的意愿,发挥好单位的主体责任。目前,全市已有30名专业技术人员办理创新创业备案手续。三是为事业增效。探索建立了以绩效工资水平基准线、调控线和调节金为核心的“两线一金”制度,突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加大对一线工作人员、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等高层次人才的倾斜力度,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效应正在显现,工作人员的“获得感”普遍增强。

管好关口 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

事业单位聚集了7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是知识分子的密集领域、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用人导向是旗帜、是标杆。要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关键还是靠选好人、用好人。市人社部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调动和激发了广大事业单位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

以岗位管理、人员聘用、公开招聘、考核奖惩四项基础制度全面入轨运行为标志,事业单位转换用人制度、搞活用人机制取得重大进展。

岗位设置实现全覆盖。全市98%以上的事业单位已完成岗位设置核准备案和实施工作,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聘用制度全面推行。在全省率先修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采取平时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督促事业单位落实聘用合同签订、履约工作,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实际存在的“身份终身制”问题逐步成为历史,实现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制度转变,事业单位按合同管理、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机制基本形成。

公开招聘成为进人“主渠道”。在全省创新推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十条“禁令”,涵盖方案审核、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核体检等10个方面,明确禁止设定歧视性、指向性明显的招聘条件,对应聘回避情形从严界定,严格杜绝“因人画像”“萝卜招聘”。公开招聘制度被群众誉为事业单位“阳光工程”,广大的优秀人才通过这条“阳光通道”进入事业单位,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和中坚,使事业单位队伍素质与结构持续向好。

严把“奖惩关”,有效发挥考核导向作用。严格落实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办法,大力推进差异化奖惩,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等直接挂钩,有效提高了考核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为留住人才,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营造良好环境。

新闻推荐

王楼煤矿“荣誉套餐”让退休职工暖心离岗

□通讯员郭利盛卫俊报道本报济宁讯“我们今天办理退休离岗手续,矿上专门安排车辆送我们回老家,还给我们颁发...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