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文脉两千余年的先贤郑子世家 略谈郑子、郑均及其后世嫡裔
刘广新
轻轻拂去岁月飘落的尘埃,开启这尘封已久的门扇,在历史的长河中寻觅先贤郑子的足迹。一个延续文脉2000余年的郑子世家呈现在世人面前。历史上从郑子到郑均及其后世子孙,历代名人辈出,人才层出不穷。或高官显爵,或博学鸿儒。入仕清正廉洁,直言敢谏;郑子世家崇礼重教,耕读传家,科第起家。郑氏家风一脉相承,儒家文化贯穿其中。尤其是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敢言直谏,与邪恶势力斗争,这或是文化的“基因”传承。
郑子世家谱系表与其它文献记载不同,还要另当别论。但不可低估拾遗补阙的作用,其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郑子、郑均及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郑子世家源远流长,承载着古老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先贤郑子及后代子孙的嘉言懿行,凝聚着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对于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
寻觅先贤郑子足迹
溯其先贤郑子家世,郑子是春秋时郑国国君郑文公的曾孙。郑子的祖父名蕹,东游鲁国定居,鲁国人号曰:“郑叔”。郑子的父亲名伯疆,叔父仲疆。鲁昭公25年(公元前517年),“伯疆游薛,薛君妻之”。伯疆才华横溢,薛国国君十分爱慕,将宗室女任氏许配与他,并授上大夫之职。伯疆在薛国成家立业,婚后第二年(公元前516年),先贤郑子出生。郑子名邦,字子徒。汉代司马迁作《史记》,为避汉高祖刘邦名讳,改称郑国,也称薛邦。公元前515年即郑子出生的第二年,父亲病故。母亲任氏带着郑邦扶柩返回鲁国并葬夫于此。孤儿寡母,倍尝艰辛。还在襁褓中的郑子在母亲哺育下,长大成人。郑子十岁时,母亲将他送到孔子身边求学。天资聪颖的郑子少有大志,但年少的郑子总想学业“一蹴而成”。孔子教授弟子循循善诱,在孔子谆谆教导下,郑子刻苦钻研,学业大有长进。孔子看到郑邦虚心好学,很是高兴,夸奖郑邦“薛人之子可教矣!”后阳虎作乱,孔子闭门著书立说:“修诗书,制礼乐”,并教授弟子研修学业。郑子十五岁时,母亲去世。郑子深知母亲艰辛,对母亲十分孝顺。葬母后守墓三年。史载“郑子少孔子35岁”,跟随孔子20余年并周游列国。为孔子弟子七十二大贤之一。孔子去世后,郑子“隐居读书习礼于孔里”。后郑子从鲁国迁居任国,任国就是山东济宁。郑子在泗河岸边办学授徒,传播孔子学说。公元前452年,郑子入仕为官,出任任国大夫,不久为相。当时任国政苛赋重,郑子心系百姓,“省刑薄赋,以礼乐化民”。仅两年时间,“任国大治,邻国闻之无敢欺凌”。公元前449年十一月二十日郑子去世,终年67岁,葬于今济宁城东泗河岸边。一代先贤郑子长眠于济宁大地。济宁是郑子后裔郑氏发源地,尊先贤郑子为一世祖。
关于郑子的历史记载,《史记》曰:“仲尼弟子列传授业身通者77人,自冉季、子产以下42人无年又不见书传,纪姓字而已,郑子于42次居28,故罕闻其行事”。在唐代,封增郑子荧阳伯,宋代封朐山候,明代改称先贤。唐开元年间,朝廷规定从祀孔庙。并在任城建“郑子祠”。其故址在郑庄,自郑子安家定居任国,子孙繁衍滋长,历经近2500年的沧桑岁月,郑子后代遍布全国,有的远涉重洋定居海外。从汉唐至明清郑子后代子孙,大放光芒,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平添不少光彩。
忠心护国 明鉴日月
在郑子世家发展史上,仅选取几个代表人物,略作简介,不免挂一漏万,买椟还珠。
西汉时期,先贤郑子第11世孙郑昌、郑宏兄弟二人齐名,都是经学造诣很高的大家。郑昌,字次卿。汉宣帝时,任太原涿郡太守,后升任谏议大夫,颇有政绩。郑昌精通治国之道和国家法律,为西汉政府修改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法规。郑昌敢谏直言,一身正气。当时忠直忧国的盖宽饶遭到一伙人的毁谤打击,盖宽饶身为谏官,上疏陈述国是。汉宣帝偏听谗言将盖宽饶治罪,郑昌为他伸张正义,向宣帝直谏:“我身为谏官,不敢不对皇帝说明实情,盖宽饶上书陈疏国是,却要以‘言事罪’置于他死地,奸邪之徒就敢作乱。”郑昌大胆直言,将个人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其忠诚、仗义的品格受到世人称赞。
郑弘,字稚卿,历官南阳太守,御史大夫。奸臣石显弄权,受皇帝宠信。大臣京房向皇帝进言,讲到周幽王、周厉王由于任用奸侫之流导致危机和灭亡,其意直指石显。石显陷害京房,将其下狱,最终在闹市上执行死刑。郑弘因支持京房提出考察吏治建议,又为他伸辩,郑弘被贬为平民。
郑崇是郑弘的后代。汉哀帝时为尚书仆射。有祖上遗风,更是犯颜直言,刚正不阿。他直言皇帝要远离小人,不要任意封官许愿。一次汉哀帝要封太皇太后的弟弟傅商为侯,郑崇坚决反对。郑崇说,从太祖高皇帝开始,非是有功之臣不能封侯。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坚决反对。为了不让皇帝下诏,把诏书和桌子都端走了。郑崇后来被赵昌诬陷谋反。汉哀帝质问郑崇:“你们家一天到晚门庭若市,为什么偏要阻拦朕交朋友?”郑崇回答说:“臣门庭若市,臣心清如水。”汉哀帝一听,要气疯了:你交朋友心清如水,难道我交朋友心就龌龊吗?一怒之下,把郑崇下了大狱,受尽酷刑,冤死狱中。郑崇忠心耿耿,反遭诬陷,铮铮铁骨,明鉴日月。
郑弘一支是从郑子世系中最早迁出的一支。西汉时迁居高密。我国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也是先贤郑子的后代,他是郑弘的后裔。郑玄一生沉浸诸经,所注之书涉及诗、书、礼、礼仪、论语、孝经、尚书大传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学者。不但在兵荒马乱的东汉末年享有盛名,就是在今天也备受敬仰。
极言敢谏 两袖清风
宋代,郑子第54代郑獬,宋仁宗皇祐年间状元。出任陈州通判,后入直集贤苑。宋英宗即位后,为仁宗大修陵墓,耗费惊人,劳民伤财。郑懈上疏“体恤民情,从简营造”。要压缩建造皇陵的工程费用。这话谁敢讲?谁敢捅马蜂窝?官阶并不高的郑獬直言敢谏,大臣们不得不佩服。后来郑獬又上书“广开言路,建贤选能”“务去虚言崇义实干”。弹劾朝臣空谈误国,不干正事。后任翰林学士,开封府知府,因极言进谏,得罪了不少人贬至地方任职。郑獬为官20年,沉浮宦海,坎坷非常。惟赤诚衷心,铭记史册。郑獬50多岁病逝安州。家贫子弱,无银安葬,棺材停放在庙里十几年,好友滕甫任职安州,始入土为安。
明代郑子第69代孙郑文炳,第70孙郑真父子值得大书一笔。郑文炳明正德进士,任南京户都主事,后任职兵部。郑文炳监管税务,清查两浙豪强地主,绅商大贾偷逃税赋。他严查帐目、库房,限令按期补齐税款,偷逃税赋者无一人漏网。郑文炳每天面对白花花的银子从不动心,经手的国帑何止千万。可谓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明武宗时,太监刘瑾专权,人称武宗是坐着的皇帝,刘瑾是站着的皇帝。郑文炳不畏权贵救助被迫害的官员,并对诽谤他人,散布流言的官员予以批驳,受到兵部尚书乔白岩的称赞。郑文炳掌管兵马监,长江两岸土地,多年来由租种户按规定交纳税赋。朝廷派出太监任税监,欲截留税款中饱私囊。郑文炳坚决抵制,使其未能得逞。郑文炳丁忧回到济宁,不久病故。郑家没有积蓄,无法举丧。郑文炳为官多年,没沾过公款一分一毫。在同僚、挚友佥事钱江楼帮助下才得以安葬。子女们没有生活来源。在济宁督理运河的刘松石得知,为郑家在城西买了几十亩地,生活才得以持续。郑文炳的子孙务农为业,勤劳节俭,耕读传家,诗书继世。
郑真继承父志,刻苦攻读。得中嘉靖26年进士,出任太原推官。太原城地处汾河岸边,汛期河水暴涨,大堤难以抵挡洪水冲刷,太原城危在旦夕。郑真率将士百姓日夜抢修加固大堤,最终保住了一方平安。百姓称大堤为“郑公堤”。郑真任职兵部,奸臣严嵩一手遮天,搜罗党羽,欲收买郑真,遭严辞拒绝。郑平素与忠良直士杨继盛交往,杨弹劾严嵩十大罪状,惨遭杀害。由于徐阶保护郑真才躲过一劫。郑真出任大名府,地方权贵子弟横行不法,连地方官都不敢过问。郑真奉公执法,不怕邪恶势力,凡违法乱纪者,严惩不贷,有力地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由于才能干练,政绩颇丰,升任兵部副使。但郑真不恋高官厚禄,深恶官场黑暗,未到任即辞归里。
公元1728年(清雍正三年)奉户部之命,查访到郑子第77代嫡孙郑其学,命其为奉祀生,世袭奉祀先祖。从春秋时期至清朝道光年间,从郑子到郑季成嫡传82代。1841年,济宁直隶州知州徐宗干在济宁城隍庙街重建郑子祠,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相信生活在今天的先贤子孙后代,为中华文化传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再铸辉煌。
白衣尚书名垂千古
东汉时期,任城出了一位名扬天下的廉吏“白衣尚书”郑均。郑均是郑子第17代嫡孙。郑均为官清正廉洁,直言敢谏,受到汉章帝褒奖。因病笃请求致仕,派儿子郑英奉奏章进宫,请求皇帝恩准退休归里。汉章帝亲自召见郑英。细问郑均病情,嘱咐好好治病调养。章帝赏赐冠帻钱布准其致仕归里。公元85年章帝东巡祭孔,路过任城,亲临寒舍去看望已是平民的郑均,并赐郑均尚书待遇供养终生。皇帝千里迢迢亲自登门看望退休官员,这在中国历史上,官员享受如此殊荣和礼遇者不知还有第二人?说起郑均的家世,郑均的七世祖就是郑昌。郑均之父郑平,祖父郑素,曾祖郑高,高祖郑伦。大约在西汉末年,天下大乱,政局动荡,郑均曾祖回到任城。郑均长子郑逸,郑均长孙郑朗。郑均去世后,由郑英传其家业。郑均堪称廉洁勤政的典范,汉章帝给予高度评价,一代廉吏,名垂千古。让千年廉吏成为当代廉洁勤政的活教材。在今济宁蒋屯一带历史上建有郑均“白衣尚书祠”,以奉祀这位历代受人敬仰名臣廉吏。
新闻推荐
查·审·督·评 市人大常委会探索运用监督新模式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纪实
本报记者赵厚峰本报通讯员刘涛王欣近年来,在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这片沃土上,一个响亮的声音正在全市回响,那就是“...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