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身残志坚,文字是他眺望远方的阶梯
梦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梦想,才有远方,它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有了梦想,才有力量,它像一只火把点燃了我们奋进的豪情。而在追梦的路上,我们虽历经坎坷,却也一路高歌;虽一路荆棘,却也一路收获。梦想,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充盈,让每一个平淡的日子从此丰富多彩。
亲爱的读者,您人生中最大的梦想又是什么呢?为了这个梦想,为之付出过怎样的努力,又有什么样的收获?追梦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即日起,本报将开设《奔跑的追梦人》栏目,为您讲述平凡人的梦想之歌。热线电话:2210000邮箱:jnwb2210000@sina.com
本报记者 盖鸣霆 通讯员 庞国奎
他在最年富力强的年纪却饱受病痛的折磨,从脖子以下,除了双手以外都无法动弹,身体僵硬得如同一截木桩。可他又是一个心怀梦想的汉子。虽然足不出户,却读尽天下事,把满腔的热情化成一个个文字。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整理了若干民间传说,更为各大报刊写了百余篇新闻作品。在不到十平方的小屋里,与世界对话。
一次游泳,落下病根,就此告别外面的世界
7、8岁的时候,刘吉振一天去村里河中游泳。玩累了,就到河边邻居家的一处新院子里休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而父母由于忙于农活,回家之后以为孩子在外面玩没有放在心上。直到第二天,邻居到新院子里拿柴草时才发现睡了一夜的孩子。
事后不久,刘吉振出现了脚肿、腿肿的症状,而且还伴随着疼痛。看了很多大夫都没有起色。后来,遇到了一位东北的医生,吃了这位大夫的药没多久,身体竟好了,也就没有继续吃药。但过了一年多,刘吉振的病又犯了。着急的家人赶快把大夫的药拿出来准备继续吃,可发现药材全都发霉无法食用,而那位到处游历的大夫也联系不到了。
眼见孩子的病越来越重,家人无奈继续踏上求医路。看了好多大夫,不仅没能除根,反而越来越严重。到了刘吉振初中毕业的时候,竟然无法上学只能卧床在家。那一年,他才17岁。为了治愈孩子,一家人随后到了济南、武汉、河南、天津等地,始终没能根治。好个两三年便复发,而且每次复发都比以往还严重。渐渐地,刘吉振由简单的腿脚疼痛变成无法行走,再变成身体僵硬。最后竟演变成强直性脊柱炎——从脖子以下,除了双手,整个身子都是硬邦邦的,不能动弹。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刘吉振再也没能走出大门,只能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一张报纸,送来希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父亲怕刘吉振在家憋闷,经常拿一些报纸给他看。也正是这些报纸,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刘吉振上学时期就喜欢写作,看到报纸上的这些文章,更加激发了写作的热情。看报、剪报,学习写作,到后来直接向报社投稿。终于,2007年的一天,一篇描写村里种植户致富的稿件在《济宁日报》刊发。这大大鼓舞了刘吉振的信心和勇气。从那个时候起,他认真从家人、邻居、朋友的交流中获取信息,只要有好的新闻线索,便通过电话或者干脆邀请到家中详细采访了解,写成稿件往各大报社投稿。现在,已经在《大众日报》、《联合日报》、《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等各大报纸先后刊发了100余篇作品。此外,还多次获得全市征文比赛奖项。现在,刘吉振没事儿就从网上浏览各种新闻,或者写文章。病痛的身体让他不能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刘吉振就把文章发送到手机上,躺在床上拿着手机继续写。
目前,刘吉振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他自己发现了好的素材会写文章,周围村庄有了啥写作需求,也会找到刘吉振,让他帮忙写,刘吉振也总是热心答应。刘吉振告诉记者,除了新闻稿件和散文,下一步他还准备写小说,不断地为自己的梦想做出新努力,实现新突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苏茜茜通讯员郑超近日,《济宁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办法》出台。《办法》提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包括提供基本生活...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