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木石图》何以成最贵中国古画?

济南时报 2018-12-05 14:13 大字

□本报记者 徐敏

近日,现存苏轼真迹《木石图》以4.636亿港元成交,创下了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拍卖的最高价纪录。苏轼历来更为人所熟知的是诗人、书法家甚至美食家的身份,其实他还是一名在北宋画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画家。苏轼喜画枯木、怪石、墨竹等题材,提倡“文人画”,强调画家的文人属性。可惜的是,苏轼极少有画作流传至今。

《木石图》以4.6亿港元成交

11月26日,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中,北宋文豪苏轼的《木石图》(又称《枯木怪石图》)以4.636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古代书画拍卖最高历史纪录。

《木石图》描绘了一株枯木和一颗形状怪异的石头,怪石后有几株矮竹,整幅画“若鱼龙起伏之势”。这件作品没有苏轼名款,但画后附有刘良佐、米芾等人的题跋,是非常少见的“苏米合璧”之作。《木石图》是不是苏轼流传至今的唯一真迹尚有争议,却是进入美术史教科书最多的一幅苏东坡作品。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这是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的总结。的确,在历史长河中,很难再找到如苏轼一般才华横溢、性情磊落的旷世全才。宋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苏轼又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苏轼的诗词、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不仅如此,苏轼还凭借其豁达、乐观的心境以及“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精神,在国人心目中堪称“中国文人第一人”。

这幅画成为中国价值最高古画的原因不单单因它是苏轼的真迹。《木石图》的全貌中,不仅有苏轼的笔墨,还有“宋四家”之一米芾的题跋。米芾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细线轻若游丝,粗线又重如磐石。目前流传于世的当时宋代四大家苏、黄的合璧,也就是《寒食帖》,现藏台北故宫。这件苏、米的合璧,有画有书法,绝无仅有,因此珍贵异常。

此次佳士得香港拍卖公司征集到这件极具传奇性质的苏轼书画作品之前,《木石图》收藏于日本阿部房次郎爽赖馆。关于此图,书法家、鉴定专家张珩在《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绘画一》里记述道:“此卷方雨楼从济宁购得后乃入白坚手,余曾许以九千金,坚不允,寻携去日本,阿部氏以万余得去。”近百年后再度面世,《木石图》早已身价倍增,此次拍出天价也是意料之中。

苏轼喜画“枯木怪石墨竹”

《木石图》中,怪石如蜗牛,枯木似鹿角,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的评价为“树石以枯笔为勾皴,不拘泥于形似”。目前业界内认为苏轼存世的画作除了这幅《木石图》之外,还有一幅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这两幅苏轼的代表画作均取材于木、石、竹。

这是苏轼绘画中的常见题材。米芾在《画史》中记载,1082年,在湖南任职的米芾赴黄州看望被贬谪居的苏轼。当时苏轼已45岁,经历政治风波的他开始观照内心,与乡民打成一片,学佛法、道法。米芾记载,“初见公,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枝竹,一枯树,一怪石,见与。”枯木、怪石以及竹子,开始成为苏轼失意之时借绘画抒发胸中块垒的常用意象。米芾认为,“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苏轼喜爱墨竹是受同时代的艺术大家文同的影响,人们熟知的成语“胸有成竹”,就是源自苏轼对文同画竹的评价。在不断的创作中,苏轼在画枯木墨竹图时,涌现出“前者未有此体也”的感受。

根据同时代文人的记载,苏轼虽受文同的影响,但他的画法与文同又有区别,苏轼更喜欢以“遣兴”的方式来画竹,因此当时有人评论,“戏笔作枯株竹石,虽出一时取适,而绝去古今画格,自我作古。”也就是说苏轼的枯木墨竹开始自成一派。

苏轼除了喜欢画“枯木怪石”,还常在诗书中留下“木石前盟”。他曾作诗《咏怪石》,说家中有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人人爱玩,但他却嫌弃石头“百无一用”。没想到这块石头“托梦”给他,说自己见证了史海沉浮。苏轼梦中羞愧,醒后便作诗自省。可见苏轼对怪石、枯木这样的意象并非一般的喜欢。业内观点认为,这和苏轼飘零一生的经历有关。“乌台诗案”后,苏轼不断遭到谪贬,从杭州到颍州,再到惠州、海南等地,这些地方在当时不是偏远贫穷就是荒无人烟,让他受尽苦楚。苏轼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被谪贬的迁徙与奔波之中,终生都在政治压迫中寻求突围。生活的坎坷、政治的压迫,反映到苏轼的精神世界,便演化成怪石和幼竹的奇妙组合。

强调画家的文人属性

苏轼是北宋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摒弃了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对“木、石、竹”这一题材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苏轼的画作不刻意去描绘花鸟或雄伟的山水,而是按照身边所接触的景物,赋予它一定的精神性。他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认为绘画不仅要追求形似,更重要的是追求神似。所以,从苏轼开始,竹子、石头甚至一棵枯树,都有了精神性的意义。

苏轼还是第一个从社会身份上来划分绘画的文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美籍学者卜寿珊所著的《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系统研究了起源于北宋的“文人画”,认为北宋才是这类画作的真正开端。并且特别坚持这一点:判断一件作品是否是文人画,最重要的标准是画家的身份,而不是风格。苏轼第一个提出“士人画”的术语,并以此来对抗和区别专业画家。其实苏轼的观点是“艺术家是诗人,而不是画匠”。他在对比唐代诗人王维与专业画家吴道子的画作时暗示了这一观点:“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谢龙樊。”认为吴道子的画作虽然精妙,他却始终是个“工人”,相比之下王维的画格调更高,才是“艺术家”中的画家。

这不仅是苏轼的个人观点,也代表了北宋文人们的基本态度,即一个君子不能仅仅是个画家,也应该是个学者或者诗人,至少也是个书法家。以苏轼为代表的北宋文人通过社会地位来划分画家,而不是艺术风格。

可惜的是,虽然苏轼是具有开创意义的画家,却没有几幅画作流传下来。根据苏轼自己的诗文集以及宋人的各种记载来看,苏轼在当时画过很多小品画。可惜他一生颠沛流离,并且去世后不久宋徽宗就下诏,苏轼“片纸只字,焚毁勿存”。他的书画绝大部分被销毁,宋人记载“仅剩十之一二”。又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到今天他的书画存世的已然是凤毛麟角。物以稀为贵,这恐怕也是《木石图》拍出如此天价的原因。

新闻推荐

济宁市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市创建模拟验收评估工作

本报济宁12月4日讯(记者王粲)为迎接省食安办验收,市“双安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2月3日至4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济宁市...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