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民意导向 做强主责主业,济宁:多措并举提升群众满意度

山东法制报 2018-12-04 16:37 大字

今年以来,济宁市公安局坚持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深化社会治理,加强完善队伍建设,着力维护安全稳定,不断推动精力、警力、战力向基层倾斜、向群众延伸,切实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满意和支持。

以素质提升为根本,赢得群众“印象分”

市公安局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以严格的纪律、 过硬的素质、 规范的执法展现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为加强素质培训,增强全警战斗力,开展“精品案件”和“功模事迹”进课堂活动,年内举办打击防范、执法办案等17类培训班25期,培训民警 1000余人。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做强高端培训品牌,与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合作,举办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执法规范化建设素质提升培训班以及经济侦查、刑事技术骨干培训班,不断提高全警实战能力。坚持从为民服务中发现、培树先进典型,增加典型影响力,建立“典型后备资源库”,先后培养推出全国公安机关二级英模张亿,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焦建新,并在全市政法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中向广大群众宣传推介,不断巩固和加深典型人物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年内,全市公安机关 131 个集体、280 名个人受到记功、嘉奖。组建金盾文体俱乐部,下辖文学、摄影、骑行、游泳、曲艺等15个分部,组织民警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文体活动,城区2000余名民警普遍参与,丰富载体,激发队伍内动力。连续5年举办由民警自编自导自演的“春满警营·祝福平安” 市局机关迎春文艺晚会,组成济宁公安文艺小分队,开展“警营文化基层行”活动,受到民警欢迎,市局连续六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组织廉政教育基层行活动,将廉洁从警理念直接送到公安机关最基层,举办全市公安机关廉政讲堂,邀请上级机关纪检专家上警示教育课,不断筑牢思想防线。创建廉情预警制度,增强纪律约束力,对轻微违纪违规问题“亮红灯”、“点刹车”,使队伍隐患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置,树立公安机关忠诚、为民、担当、廉洁的良好形象。

以保障民安为重点,提高群众“基础分”

紧贴民意导向,坚持抓小抓常抓长,做实打击防范、维护稳定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满意。 秉承“ 小案不小看、 小案不小办” 的理念,强力推进为期三年的打击“盗抢骗” 犯罪专项行动,既盯大案,又破小案,对入室盗窃、 盗窃“三车”、街面抢夺和电信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实行集约化、合成化作战。由刑侦部门牵头成立合成作战中心,治安、信通、技侦、网安等部门参与,实现一体化作战工作机制,克服了“小案侦破”打击弱、打击慢、打击不力等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织密网络,做实防范,新增城市制高点监控45 处、信息识别设备50 套,全市7040 个小区、村庄、单位和 290 条公交线路实现“ 零发案”。强化街面显性布警,全市划分869 个网格,多层叠加、警灯闪烁,增加了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推广“视频监控+多种防范”模式,建成1252个“技防示范村”。年内,全市刑事、治安、火灾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7.73% 、22.42% 、7.23% 。依托警务助理延伸打击防范触角,按照“ 1+2+N ”城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和“一村一警务助理”农村警务综合治理工作模式,严格落实治安要素管控措施,全力全速推进“一村一警务助理”社区警务工作,为全市基层基础建设攻坚战提供强大动力。全市6396名警务助理在派出所社区民警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治安防范、纠纷调解、服务群众工作,极大缓解了社区民警工作负担,实现了警力无增长、治安大改善。

以亲民服务为载体,增加群众“感情分”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各项警务活动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不断增进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感情。深入开展“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联系群众日常化,不断丰富“警民恳谈”的形式和载体,继续坚持支部联村、民警联户的“双联系”制度,定期组织党员民警到联建村(社区)开展活动,详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传达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关爱问候,认真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赢得了群众理解支持,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群众便利化,坚持向“互联网+”重点发力,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创新研发济宁公安APP 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业务办理、网上预约、综合查询、服务指南、民生诉求、警务资讯6 大类、 321 项“掌上服务”,实名注册用户42101人次,总访问量146万余人次。全面推广身份证照片自助式满意拍,严格执行户籍窗口周末与您相约活动,升级完善市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创新研发车管考试服务管理系统,杜绝了人情插队和人为作弊。依托民意通访查系统,加强对公安机关服务对象的日常回访力度,回访整改全程化。市局每10天将群众诉求和问题数据汇总整理成期刊编发,推送相关单位整改化解,全力消除不满意“ 小数值” ,确保创满工作扎实有效。

【万艾东高根学】

新闻推荐

巧解演员青黄不接难题,首次登台即斩获大奖 小小戏曲班 传承地方戏

□本报记者王德琬吕光社本报通讯员张美荣11月15日,记者见到了一群穿着统一练功服,依着老师的指令...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