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程资源 树立规则意识
■济宁市北门里中心小学王蕾
当前,课程改革逐步推向深入,《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无论从内容还是教学理念,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新教材重在引领学生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这一转变的实质是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的转变。
今日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在教学“生活有规则”一课时,我总在思考,如何让学生逐步树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规则意识,从而外显为自觉行动,而这些恰恰是一个当代人所必备的素质,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方面。放眼看,校园里,“上下楼梯靠右走”的标语抬眼可见,但是还有少部分同学“逆行”;班级内,“午写静悄悄”的提示触手可及,但仍有同学肆无忌惮大声谈笑……这说明学生的规则意识尚未形成,这也正是老师们最为头疼的事情。
最近一段时间,“创城”成为了济宁人的头等大事,得到了市民的极大认可和普遍支持,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是不是可以因地制宜,将课程资源与生活实际进行整合,让“创城”与“课程”优势互补,相互作用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首先,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调查与了解同学以及市民遵守文明规范的现状,进而真实地表达“什么样的城市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样的城市是自己讨厌的。”通过情感的强烈对比体验,激发了学生对建立规则意义的认同。
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如何将“喜欢的行为”继续发扬,如何对“厌恶的行为”进行制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加深了理解,制定出了很多切合实际的规则,很自然地将所处的环境变成了他们可参与的德育空间。规则意识形成了,还要转化成自觉行动,不能让教育理想只停留在书上、纸上。此时,每位学生都是“规则监督员,创城小标兵”。和家长在一起时,能提醒其遵守交通规则;和同学在一起时,遇到烟头、纸屑乐于主动捡起;和陌生人在一起时,懂得文明礼让。
课堂内外资源结合起来了,教学方式改变了,社区、学校的合力便形成了。我认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强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以敏锐的眼光去探寻,用开放的心灵去发现,真正成为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创造者,真正落实“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这无疑对学生当下的生活乃至今后的生活都有促进作用。
新闻推荐
兖州工业园区一景。通讯员李丹摄本报记者张彦彦本报通讯员张美荣王洪雷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五轴联动数控镗铣机床”高速转...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