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课程”:感恩成长 绽放梦想

大众日报 2018-07-04 06:06 大字

□本报记者孟一赵德鑫

本报通讯员付吉庆

走过彩虹门、给老师和同学一个深情的拥抱、在各自的校服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与祝福的话语……又到一年毕业季,济宁市各学校以一堂独特的“离别课程”送别莘莘学子,在他们的青春轨迹上勾勒出属于母校的精神坐标。

6月25日下午两点,暴雨过后的济宁市实验初中校园内青草的芳香中含着众多毕业生离别的不舍。手持着象征未来的气球,2018届毕业生和家长在初四教师和初三学生组成的欢迎队中迈入校园。进入毕业典礼彩虹门,2018届师生纷纷在签名墙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还有对母校的祝福。

据济宁市实验初中校长安波介绍,举办毕业典礼一方面是为毕业生送别,另一方面也是为初三学生做个好榜样。“我们发现每一届毕业典礼上,最感人的就是师生之间深厚真挚的感情,不知不觉中这也成为了一堂感恩教育课程。”

“离别课程”也为老师们带来了属于她们的职业自豪感。毕业典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济宁市实验初中初四年级的老师们走上台前,全体毕业生起立为老师们献上掌声。台上的老师们最后一次为学生整理衣冠,拿起孩子们献上的花束,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济宁市实验初中初四教师闫丹丹告诉记者,从毕业典礼上的微视频到典礼结束后学生们簇拥着老师久久不愿离开,她更能体会到《学记》中提到的“亲其师,信其道”的师生之情,而这也是当年她选择成为教师的初心。

与济宁市实验初中不同的是,济宁市第十三中学的“离别课程”安排在了6月7日,为即将踏上中考考场的1400多名学生加油打气。

“母校,永远以关注的目光,注视着你的成长,关心着你的成才。”济宁市第十三中学校长高峰松在“毕业课程”上说到。在她看来,通过“离别课程”这样的仪式,为学生们举行最后一次班会、最后一次升旗仪式,让即将奔赴中考以及未来人生每一个考场的孩子们能够带着4年来学校教育留下的“隐形的翅膀”,在人生的长空中奋力搏击,勇往直前。

“在我的校服上,同学们特意写上了初中时学过的诗句,因为我们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我想用这样的形式来留下纪念。”记者在济宁市第十三中学毕业生向修辰的校服上看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等一条条诗句。他告诉记者,在庄严的“离别课程”上,自己学到了很多,更把“传承母校精神,做有道德的十三中人”的誓言铭记在心底。

新闻推荐

刚下考场就入“职场”,准大学生们实践中收获别样暑假收获社会经验,比啥都高兴

杨帆对工作已经十分熟悉。文/图本报记者马云雪精神抖擞地站在店门口,拿着扩音麦大方喊着“欢迎光临...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