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课外皆学堂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常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资源如此丰富,“课程资源整合”也是必然的。
陶行知先生追求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因而也是“活的教育”的方法论。很早以前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就明白了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应该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通过实践活动,证明了语文教学课内课外皆学堂。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提倡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也给小学语文资源整合指明了一个方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内容明确指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于是,深入研究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课文《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北京的春节》等,都源于传统文化,因此我制定了以“学习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带领全班同学一边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知识,一边通过参加课外活动拓展延伸语文知识,学以致用。
寒假期间,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齐聚文圣艺术学校,和茶文化来一场亲密接触。国家高级茶艺师、茶叶品鉴师孙校长亲自为孩子们执教。从茶的历史起源开始聊起,茶的分类、茶的作用、认识茶具、不同茶的冲泡方法、一直到饮茶礼仪,孙校长的精心准备和细心讲解令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本次活动开启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旅程,孩子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自己的见闻感受,并在开学之后的交流会上口头讲述了自己参加活动的心得。无形之中进行了语文的学习,书面表达的训练和口语交际的训练,以课外活动带动课内学习,语文学习其乐无穷。
除了在传统节日组织相关活动外,我们的课程资源整合在学习传统礼仪方面也做了研究。首先是“请进来”,然后是“走出去”。2月25日,孩子们和家长齐聚校园,初识中国传统文化礼俗知识 、学习体验六艺拳……孩子们身着汉服、在精彩穿越中,或品读经典、或体验参与,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孟子第73代后裔、孟府习儒馆特聘讲师孟庆峰老师应邀来到附小“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讲堂,系统地为孩子和家长们讲解中国传统礼仪中礼的相关知识。通俗易懂的讲解、引经据典的说明,深深吸引着学生们,课堂上孩子们仔细聆听,认真做笔记;家长们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孟老师学习传统礼仪知识,并积极参与到互动环节中来,一起探讨中国的传统礼俗文化。穿上汉服,整好衣冠,一个个小小谦谦君子精神抖擞地跟着孟老师体验古人如何行礼。孩子们身着汉服,亲身体验,这较之以往的经典诵读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增加了新鲜感和趣味感。
本次“请进来”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了课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对课内和课外知识的学习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活动结束后的日记、手抄报、发表的校报文章以及相关报道,不同层面地体现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运用能力提高。接下来“走出去”的活动如期进行,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如约来到了孟庙孟府,在此圣地和传统文化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成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通过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实践活动的研究,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课内课外皆学堂,生活即教育。
新闻推荐
本报兖州讯(通讯员刘辉)兖州区兴隆庄街道紧盯全年工作时间接近过半的关键时点,正视发展形势严峻、竞争压力巨大的客观实际,对...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