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非遗表演,享文化盛宴

济宁晚报 2018-06-12 05:58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昭晖 通讯员 李富荣

6月8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系列活动在市群众艺术馆举行,三十多名非遗传承人携带作品或工具来到现场,为市民制作了一道传统文化大餐。

虎头鞋、泥塑、糖画、刻瓷、剪纸……在市群众艺术馆展示厅,各种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展。上午10时许,在几部相机、手机镜头的聚焦下,内画非遗传承人丁新厂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创作,只见他将一支笔尖内弯的细瘦毛笔伸进不足拳头大小的鼻烟壶内,笔尖反复腾挪勾挑,大约十余分钟,一幅密林翠竹便呈现在磨砂瓶的内壁上。时至今日,丁新厂从事鼻烟壶内画已近二十年,在他看来,这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行业,但里面的一笔一画都有讲究,对于一些大件作品,几乎都要费时一两个月才能完工。

与此同时,在另一间展示里,虎头鞋传承人胡妍则在向往来的观展市民介绍自己的作品。“别的不说,这鞋底是用布做的,小孩把它穿在脚上要比穿胶底鞋舒服。”胡妍告诉记者,虎头鞋的工序非常繁琐,全部加起来有三十多道。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打袼褙,鞋底用浆糊将一层层粘起来,等布干了,再按照鞋样大小剪下来,接着还要纳鞋底、刺绣、镶边,一双鞋做完得花三天左右,售价通常就在八九十元。谈起这项和自己结缘四十年的手艺,胡妍心中有千言万语说不尽,但她最关心的还是它的传承。“现在会做这个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希望以后有更多年轻人接触、了解它,愿意学做虎头鞋。”胡妍说。

此次活动共持续三天,除了非遗现场展示体验活动,还设有文化惠民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图片展、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教学成果展、首届全市少儿手工艺术大赛作品展等三大版块内容,全面展示了济宁市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遗记录保存、高校非遗传承、少儿非遗培训和非遗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据了解,目前济宁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项目61项,各级成绩均居全省前列。

黑底白纹,以刀代笔,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刻瓷技艺。

镜头聚焦下,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糖画作品。

用面泥捏出的孙悟空栩栩如生

新闻推荐

济宁高新区召开普查工作调度会议摸清污染家底,共建美丽高新

开展城市防汛演练保障汛期道路畅通02要闻向往的生活在眼前我家住在蓼河畔04家园本报济宁6月10日讯(见习记者...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