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济南日报 2018-05-22 09:31 大字

■本报通讯员李振鹏王新秋

鱼台经济开发区牢牢把握改革发展重点,以落实与市政府签订的任务目标责任状为工作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多点入手,全面发力,实施创新驱动,打造鱼台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和引领区。

改革体制机制

该区先后实施了辖区扩容,下辖滨湖街道,调整扩大辖区面积至38平方公里;改进管理模式,实行了“区辖街道”管理模式,赋予完全的县级行政管理权限和职能,同时改进机构编制,升格副处级行政单位;成立审批中心,落实“放管服”改革,县政府赋予开发区所需全部县级审批权限,设立行政审批中心,成立行政审批部,启用“2号章”,落实“先行审批、定制服务”制度,推行“一站式办理、一个窗口办结、最多跑一趟”高效运作模式。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出台财政体制调整方案,成立2个投融资平台公司,完善自我发展短板;县政府每年拿出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事薪酬改革,完成了大部制改革,新设立9个大部制部门;全部实行职员制、聘任制管理;打破平均主义,建立了科学的薪酬考核体系,管理机制更为高效,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活力。

企业转型升级

该区以培育东区传统优势产业为抓手,加快产业集群培植壮大、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依托传统优势产业结构,培育装备制造业集群。整合铸造加工产业资源,建设开发区绿色铸造中心;引导现有企业进行资本、装备、技术、信息合作,组建机械制造集团,共建开发区绿色制造加工中心、喷涂中心;坚持产业链招商,推进以商招商,鼓励集聚区内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引进国内100强机械制造业,完善配套,强链补链,培植像京泰耐磨材料、安泰矿用泵、星源集团等一批销售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依托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培植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以山东水发、鲁源水处理等企业为龙头,扩大节能环保产业总量,在节能设备、节能产品等行业,通过产学研和两化融合,引导企业增加投入,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形成上下游相互协作配套的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链,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培育新动能。“腾笼换鸟”,置换区内“植物人”企业,招引“四新”产业项目入驻,激发新动能。“筑巢引凤”,处置区内“僵尸”企业,政府对其进行收购,建设标准化厂房引进新项目入驻。

推进项目建设

该区落实“一线工作法”,确保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任务。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围绕装备制造、食品等主导产业,2018年招引落地5亿元以上项目2个。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投资3400万元的水法难降解有机废水双膜法处理装置项目年内投产;投资8000万元的星源高效节能煤矿透水快速救援排水设备项目年内试生产;投资1.46亿元的水发MBR水膜生物反应器生产改造项目年内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投资5000万元的昊通安全爬梯、笼梯生产项目年内完成厂房建设,进行设备安装;投资8700万元的安泰隔爆型矿用设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年内试生产;投资4600万元的科顺自动化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年内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投资3900万元的东源双电源多回路水泵水位控制器项目年内投产。

聚焦新兴产业

该区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培育,聚焦电子信息项目,加快济宁科顺电子、济宁科能自动化膨胀发展步伐,实施智能化改造,通过产业链招商,产业链上建企业,拉粗拉长产业链条,壮大发展产业规模;聚焦电商物流产业,依托鱼台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通过建设配套设施,推进“云上鱼台”“企业上云”“产业上云”,打造环微山湖经济圈电商服务承接中心,围绕电商运营、仓储物流、专业孵化等配套服务几大板块,建设大平台、大数据、大物流综合体,吸引国内外电商及配套产业聚集,全面打造鲁西南电商产业集聚地,促进电商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培植新兴产业,2018年产业园区将招商入驻100家企业,年交易额有望实现2.12亿元,实现年交易额8900万元,年利税可达700万元,新增就业6000余人,带动全县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

新闻推荐

出入有境 服务无境

本报济宁讯(记者郝明雷)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依托办证窗口,深化“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理念,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