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美丽国土提供坚实保障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朱运旭
本报记者 郝明雷
2017年,市国土资源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提升了全市生态保护水平和综合效益。同时,绘就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国土美丽蓝图,为全市的国土空间科学管控优化提供了遵循。
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朱运旭指出,土地是促进产业升级、发展转型最有效力、最具活力、最为可行的推动因素,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中大有工作可为,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市国土资源局将通过加快国土资源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利用方式,为建设安全、绿色、生态、法治、和谐的美丽国土,促进全市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朱运旭介绍说,市国土资源局将着重在“四个推动”上下功夫。
推动用地导向由做大增量向存量挖潜转变,建立要素保障新模式。实行差别化的供地方式,采取提前预支等措施,扩大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民生项目等供给,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集群发展。成立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班子,对用地规划、征地报批、占补平衡、土地供应等实行跟踪服务。实行县市区闲置土地处置与新增指标分配、征地审批挂钩等办法,年内盘活城镇空闲土地6000亩,力争全市前5年供地率达到80%。
推动耕地保护由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转变,服务乡村振兴新战略。在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多级“田长制”管理。年内建成高标准农田8.29万亩,新增耕地1万亩以上。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治理,完成治理规模4000亩以上,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合理流动。
推动矿产利用由在开发中保护向少开发不开发转变,形成青山绿水新常态。制定《济宁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矿业绿色转型升级。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用矿关口,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建煤矿、地下开采非煤矿山项目,从严审批新建水泥用灰岩等项目。持续推进非煤矿山整治,市级层面重点抓好2至3家非煤矿山开采企业的规范化生产试点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开采行为,维护良好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秩序。对接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矿权退出方案。
推动采煤塌陷地治理由政府主导向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转变,实现生态改善新突破。树立大区域、大生态和大环境的治理理念,统筹东部生态景观治理区、中部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南部湿地保护与特色产业治理区和西北部农业综合治理区4大治理区,按照传统农业复垦、生态模式治理、新兴产业利用等模式,年内治理采煤塌陷地3.8万亩。继续推广政府治理、企业治理、社会治理“三种模式”,破解政策、资金、技术制约因素,在土地利用、收益分配、税收等方面制定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治理。
朱运旭指出,新的一年,市国土资源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精心组织好“思想境界大提升、纪律作风大整治、服务环境大优化”活动,推动思想再创新、服务再提升,形成凝心聚力抓落实的强大合力。继续抓好非煤矿山规范化管理、“放管服”改革、违法用地整改等五项重点工作线,闲置土地处置、不动产登记等十项争先进位工作,做到工作任务目标化、所有目标项目化、一切项目责任化。在全系统开展“三找”、“三评”活动,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唐修岳“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加速推动山东实现高质量发展。市人社局作为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和重要民生部门,将聚焦聚力新旧动能转换重...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