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爱才有家记任城区长沟镇翟庙村村民李道娥

济宁日报 2018-02-11 12:50 大字

本报记者张彦彦

2012年,任城区长沟镇翟庙村村民李道娥原本幸福的家庭突遭变故,孝顺能干的儿媳张爱霞突患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几经辗转治疗无效,卧病在床成了“植物人”,儿子多年来又有病在身,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李道娥没有放弃,耐心守护一家人,照顾儿媳、90多岁的婆婆和上高中的孙子,和丈夫一起下地干活。日复一日,在她自信乐观的精神带领下,全家人坚毅地朝着幸福生活前进。

儿媳张爱霞未生病前是一个非常孝顺、能干、热心肠的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在砖窑出过苦力、干过建筑、做过小生意,生活虽然辛苦却很幸福。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让张爱霞成了昏迷不醒的病人。

在济宁救治十几天花费了十几万元不见好转,李道娥决定把儿媳转到条件更好的山东省立医院进行治疗,又花费了二十多万元后,医院建议放弃治疗。李道娥坚定地说:“小霞进了这个门,就是我的闺女,只要她还有一口气,不管花多少钱,都要给她看。”在辗转济南、济宁就医的4个多月时间里,李道娥负债40多万元。

刚从医院回来时,张爱霞身上插着胃管、喉管等各种管子,不能言语,一动不能动。李道娥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儿媳照顾好,喂饭时先拿毛巾小心地将她的口水擦干净,然后用针筒吸一筒粥,从插着的胃管里一点点注入,一碗粥喂下来往往都要一个多小时。就这样,她每天五点钟起床,收拾家务,洗洗涮涮,等张爱霞醒了,李道娥开始给她洗脸、翻身、收拾床铺、换洗尿片、喂饭喂水,直到晚上12点以后李道娥才迷迷糊糊上床睡觉,儿媳生病至今的六年来天天如此。

李道娥听说耳语能够唤醒植物人的意识,于是她每天只要腾出时间就会给张爱霞拉呱,说家里的事、村里的事、孩子学习的事,希望她能够苏醒过来。有一天,李道娥像往常一样给张爱霞聊家常:“小霞,你看我这么疼你,你赶快好吧,等到我老了,你来照顾我呗。”张爱霞眼里噙满泪花,轻轻点了点头。李道娥激动地哭了,张爱霞对她的话有了反应,这更加坚定了李道娥治好儿媳病的信心,每天一有空就陪她说话。“有儿媳妇在,孙子就有妈,我们就是个完整的家,无论多难,我都会照顾她!”

除了照顾儿媳,李道娥还得照顾90多岁的婆婆,还得下地干活以维持家庭生活。昼夜连轴转地操劳,使她落下了腿疼、腰疼的毛病,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生活的艰辛困苦没有压倒这位坚强的女性,她坚定地说:“只要我能动,我就会把这个家撑下去。”

新闻推荐

主体建筑完工,美术馆也完成封顶济宁文化中心今年将投入使用

虽然临近春节,但在济宁文化中心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赶工。继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济宁市图书馆、济宁市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完工之后,如今济宁市美术馆也完成了封顶。新的一年,负责建设工作的...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