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主体建筑完工,美术馆也完成封顶济宁文化中心今年将投入使用

齐鲁晚报 2018-02-10 14:26 大字

虽然临近春节,但在济宁文化中心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赶工。继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济宁市图书馆、济宁市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完工之后,如今济宁市美术馆也完成了封顶。新的一年,负责建设工作的中建三局将“加班加点”,尽快将济宁这座文化新地标建设起来。

俯瞰建设中的济宁文化中心。本报记者李岩松摄

本报记者汪泷

造型犹如荷叶般

美术馆拔地而起

1月中旬,尽管济宁地区天寒地冻,但在位于太白湖新区的济宁文化中心建设工地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远远看去,三座“高大上”的场馆显得格外惹眼,每一幢建筑都彰显着济宁文化的丰厚底蕴。

在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三座场馆南侧,连绵在一起犹如白色荷叶造型的一幢建筑拔地而起。虽然不像北面三座场馆那般高大,但十分雅致的造型却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息。这就是“传说”中的美术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刚刚进入2018年的济宁文化中心好像在迎接新年一般,也展现出了更加崭新的一面。以群众艺术馆为例,顶部已经拆除了脚手架,露出了金灿灿的一圈幕墙。一名施工工人告诉记者,艺术馆的幕墙就是这种效果,会一边拆除脚手架一边显露出来。

在艺术馆的南面,图书馆也渐渐显露真容,犹如博士帽一般的屋顶显得很独特。几名工人则正在操作设备吊装巨大的玻璃,“图书馆的采光方式是节能的自然光,所以整个屋顶都是玻璃的。”中建三局技术员郎路光介绍,这种设计犹如景区的那种玻璃栈道,白天馆内可以完全采用自然光来进行照明。

四场馆均内部装修中

今年能竣工投入使用

相比前两座场馆,早早拆除脚手架的博物馆则更能让人一探究竟。在拆除了“高支模”之后,透过西侧的博物馆大门就可以直接看到馆内构造,半圆形的墙体造型显得格外壮观又不失艺术感。

郎路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文化中心的一期工程已经临近尾声,艺术馆与图书馆的幕墙已完成了80%,并且施工人员已经进入内部开始进行精装修。二期工程的博物馆幕墙也完成超过了50%,美术馆的主体结构已经顺利封顶,“预计春节前,幕墙工程就能全部完成。”这意味着,届时市民们便能在太白湖看到初露真容的济宁文化中心。

中建三局济宁市文化中心项目支部书记葛士钊告诉记者,作为施工技术在国内都堪称领先的济宁文化中心项目,自2016年施工以来可以说是“拿奖拿到手软”。不仅累计获得全国优秀QC成果二等奖一项,湖北省QC成果二等奖二项,国家专利三项,并且BIM技术先后斩获“龙图杯”、“科创杯”、“中建协BIM大赛”等国家级奖项,“是名副其实的‘大满贯\’!”

进入2018年,四座场馆将全部开始进行内部精装修阶段。这也就意味着,今年济宁文化中心就会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济宁人将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文化盛宴,济宁市的优秀文化也将在这里绽放出更加靓丽的光彩。

新闻推荐

市领导开展集中走访慰问活动 王艺华傅明先石光亮张继民参加活动

本报济宁讯(记者郝明雷宋仪凯孙逊)春节临近,老党员、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和敬老院老人们能否温暖舒心过节?带着深深的牵挂,连日来,市委书记王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傅明先,市委副书记石光亮,市政协主席张继...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