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长沟镇种植无土栽培西红柿,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西红柿满枝头,鼓了村民钱袋子

齐鲁晚报 2018-02-01 15:42 大字

无土栽培的青果圆润可爱。本报记者孙璇摄本报记者孙璇通讯员王世友范培倩

荷兰熊蜂授粉,以色列水肥一体机滴灌,印度椰糠栽培基……任城区长沟镇三韩农业示范园新建的6个西红柿大棚内,无土栽培的西红柿融合了国际上多种先进技术。到正月十五,这种含糖量高的西红柿将会通过采摘旅游、农超直销、线上销售等多种渠道销往市场。这将让三韩村每年有30万的租金进账,用于乡村建设,这是任城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多种国际栽培技术

西红柿产量可提高20%

三韩农业示范园在任城区长沟镇西南角,园内有21个种植西红柿的日光大棚,其中6个大棚是无土栽培技术,一个个圆润的青果缀满枝头,煞是可爱。

4号棚的温度达到21℃,水肥一体机翁嗡嗡作响,源源不断地为6个棚内的西红柿提供养分,这是从以色列引进的滴灌技术。“这一技术的运用,比传统的大水漫灌节水30%以上。”长沟镇党委委员张勇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介绍。

棚内的西红柿苗郁郁葱葱,结成的青果圆润光滑,萼片完整,靠近仔细看,还会发现黄色的花上有褐色小点,这其实是经过荷兰熊蜂授粉的花朵。荷兰熊蜜蜂很勤劳,3400株西红柿苗只需要30多个熊蜂授粉。

棚内无土栽培的西红柿种植采用黑白膜与土壤隔离,栽培基是从印度引进的椰糠,像一种海绵体,可以保湿。肥料是从韩国引进的生物益生菌,配以矿物质,按需分配。

“这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运用可使得西红柿的含糖量提高3个点,产量提高20%以上,保证绿色、无公害。”张勇说。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西红柿走高端品牌路线

2018年,任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目前,长沟镇响应区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实践先进栽培技术+社会资金+土地流转+集体经济这种乡村振兴模式。每亩1200元的土地流转的资金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而每一个大棚每年11000元的租金,也让三韩村集体每年能有近30万元的租金收入。

“以前想给村民办实事,但三韩村几乎成为空壳村,集体没钱没项目,干着急。”三韩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中韩村支部书记韩广永说,如今村里有了集体资金,计划着建一个医养结合养老中心,用于村里老人更好的养老。

目前长沟镇正在努力拓宽渠道,让西红柿增值。“由大学生村官牵头搭建村官超市暨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打造‘三韩西红柿\’高端品牌;搞采摘旅游业,举办‘西红柿采摘节\’,吸引游客走进田间,带动农产品的发展;采用农超直销的方式,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张勇说。

大棚承包商苏永康很看好西红柿市场,他以前从事建筑事业,现在安心承包了大棚,一门心思用到大棚的管理种植上。“我们生产的西红柿定位为高档果蔬,主要消费群体是孕妇和儿童,保守估计6个棚的西红柿产量每年能产20多万斤。”他语气中流露着自信。

新闻推荐

月全食大戏吸引济宁市无数摄影天文爱好者驻足欣赏

丁酉鸡年最后一个满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戏,吸引济宁市无数摄影、天文爱好者驻足欣赏。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和济宁市标志性建筑互相辉映,形成一幅壮美景观。记者刘传伏摄...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