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油漆黑板到毛玻璃黑板再到“班班通”,济宁一位80后“不喝粉笔末,现在学生好幸福”

齐鲁晚报 2018-01-10 14:23 大字

太白湖中学,七年级8班教师高亮柱用多媒体黑板授课。本报记者李岩松摄三尺讲台育桃李,一张黑板写春秋。黑板是教师们最亲密的战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三十多年来,黑板也经历了从油漆黑板到毛玻璃黑板再到“班班通”的几次重大变革。“不喝粉笔末,现在学生好幸福。”一位80后感叹说。

本报见习记者潘宇

黑板融合多媒体

成课堂好帮手

2017年12月20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了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美术老师薛睿正带领同学们欣赏多媒体屏幕上他们自己的画作,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表自己的感受。

能够把学生纸上作品映入多媒体屏幕,这正是依托于这个叫“班班通”的多媒体设备。“班班通”是集黑板、电脑、投影、网络互联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工具,不仅美术老师可以用它展示学生画作,数学老师也可以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像进行投影,帮助同学更直观的理解,激发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我们小时候,黑板都是用黑色的油漆刷在水泥质地的墙面上刷出来的。”1981年出生的市民李先生回忆说,每个暑假回校后,自己都会发现原本使用了一个学期已经变得有些泛白的黑板,在学校校务人员的重新刷过后,都会焕发出崭新的“容颜”迎接新一学年的书写。“直到小学四年级那年搬入崭新的教学楼后,才发现新教室里的黑板已经变成了毛玻璃材质的。”李先生说,还记得刚换新教室时,班主任总是不断叮嘱他们几个淘气的男生,黑板是玻璃做的,要小心保护。

而对于90后来说,投影仪则是他们上学那会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设备。“九几年时,电脑还没普及,投影仪是我们教学的好帮手。”琵琶山小学校长史宝华回忆说,那时老师们往往都会发挥创意,用彩色墨水在玻璃板上绘出课堂上所需的内容,还自己制作了可以抽拉、翻折、覆盖的的新教具来配合投影仪的使用。

现在“班班通”教学设备已经得到普及,不仅丰富了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手段,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不再是传统的粉笔、课本、黑板、投影仪的简易课堂教学模式。

20年前的老黑板

扬粉尘易反光

“2000年的时候我上一年级,由于当时个子比较矮被安排在了教室第一排,我妈担心吸入过多粉笔末对身体不好,还特意去找过老师呢。”出生于1995年的小周跟记者讲起她和黑板之间的那些陈年旧事时,还谈到,当时有些同学因为坐在两侧看不到板书内容,都得在课上站起来,甚至扭着身子做笔记。

“那时候上课的黑板是由三块正方形的板子进行组合拼接的,有的呈黑色,有的呈墨绿色。”小周说,自己上学那会儿遇到过两种黑板。黑色的黑板表面是光滑的,但不易书写。墨绿色的黑板是被人们称为“毛玻璃”的材质做成的。这种黑板虽然反射光线柔和,但是擦黑板的时候,粉笔灰尘会弥漫在四周,直往前排同学人鼻孔里钻,让人喘不过气来。

“当时的条件不像现在,常常是整节课上完,脸上身上全是粉笔末,吸入到口鼻内非常难受,只能多喝水来缓解。”采访时,有着26年从教经历的秦岭老师跟记者聊起了当年的情景。她说,那时候语文组的老师们还习惯在办公室提前写好一块小黑板,拿到课堂直接带领学生进行字词、古诗等内容的学习,以便节省课上时间。这种“大板+小板”也就成为了黑板在那个时代的特有教学方式。

新闻推荐

我执法 您监督 60余名监督员上岗履职

本报讯1月9日上午10时,任城区公安分局举行了执法执纪监督员聘任仪式,6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执法执纪监督员接过聘书,上岗履职。其中,不少人已经连任了多届,对民警的工作非常熟悉。当日上午9时,监督员们...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