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拿手活话中秋

齐鲁晚报 2016-09-14 00:00 大字

剪纸作品花好月圆。

文/图本报记者孟杰通讯员李岩松

泥塑、剪纸、烙画、麦秸扇……中秋到,济宁高新区的各路传统手艺人分别用自己的拿手活祝福中秋节。

“中秋的石榴裂了缝,玉米进了囤。”在钟素华的记忆里,中秋节不光代表着团圆,还有丰收。《大丰收》和《团圆》是钟素华中秋主题的泥塑作品。孩童调皮的表情、奶奶头上精致的发髻……钟素华的作品细节中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和钟素华一样,把中秋定义为丰收的还有65岁的谢士娥,她是土生土长的高新区人。如今虽然过上了好日子,仍没有放下身上的那种朴实,一把清凉的游子扇帮助赶走初秋的燥热。“麦秸是自己去地里捡的,回来修剪光滑储存当材料,”编了十几年的麦秸扇,谢士娥扇子的功能和外形都在不断改变。

烙画大师万冬梅的一幅《秋韵》,让人们流连于中秋时节北方大地的美景中。

“穿虎头鞋,走吉祥路”,作为虎头系列服饰的传承人,胡妍希望更多宝宝穿上虎头鞋来谋个入秋的好彩头。

别看李占恒26岁,他已是一位有着10多年剪纸经验的“老人”了,先在纸上设计图案,再用刻刀一点一点刻出来,不到半小时,一幅既有祝福语又有中秋佳节美景与夜色的剪纸作品在他手中诞生了。

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协会有50多种非遗项目,129名会员凭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呵护着古老民族为我们留下的精神家园和血脉。

祖孙赏月的情景在钟素华的泥塑中栩栩如生。

秋色呈现在万东梅的烙铁下。

谢士娥不断为麦秸扇加入新的时尚元素。

中秋除了团圆还有大丰收。

新闻推荐

清除市容障碍物环境卫生大变样

本报济宁9月13日讯(记者孟杰通讯员李勇)济宁高新区执法分局黄屯执法大队开展清理辖区内户外落地灯箱牌匾和小锅炉专项整治活动,集中对辖区内影响市容的情况进行清除,环境和卫生都得到了很大改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拿手活话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