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浸染·品味·传承

济宁晚报 2016-09-07 00:00 大字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纪实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见习记者唐修岳

在这里,学生们走路、发言乃至进餐都要求彬彬有礼,一举手一投足传递着儒雅、彰显着好学精神;在这里,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综合楼墙壁上的“我们从这里走向世界!”和“世界是多元的,教育是多彩的,学生是多能的”,彰显着国际化的视野和胸襟,诠释着鲜明的教育观——这里就是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

9月的济宁秋高气爽,天朗气清,漫步在济宁孔子国际学校的走廊中,孔子以及七十二贤的图像,《弟子规》《论语》《孟子》《笠翁对韵》的经典章句,时时处处让人感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染与熏陶。教室里《论语》经典语录随处可见,已成为学生们修养身心的座右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儒学文化气息,让师生处处都可以亲近中华文明的数千年历程,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作为扎根在孔孟之乡的国际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创建上,我们既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注重国际化特色的彰显。”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校长沈建华在介绍时说,学校的校训是“仁、达、雅、智、信”,这五个字的校训已成为每一名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学子的精神指针。在此基础上,学校立足脚下,展望未来,构成起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引领着学校不断地发展进步。

完善校本课程开发

“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原来用的教材晦涩繁复,孩子们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依托儒家文化起源的先天地理优势,编著了自己校本教材。”据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赵西恒介绍,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国学经典中最基本的内容与小学阶段需要积累的古诗词、经典故事、语文基础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国学》校本教材。

从结识孔子到认识“诗仙”,从了解孟子到感悟“诗圣”,打开课本,畅游在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长河里,学生们不仅能够走进古圣先贤、诗词大家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更能够通过细细的品读和他们一起领略祖国的灵山秀水,品味生活的庄严与美好。“抓住学生们学习的关键期、记忆的黄金期,进行传统文化的浸润,随着他们的成长一定会越来越明白这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从而践行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之中。”小学部语文老师、国学课老师闫景如是说。“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学会了许多知识。比如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告诉我们学了新东西要勤复习。”小学部实验四一班的学生侯菲儿深有感触的告诉记者。此外,初中实验部师生共同编撰了《汉语大讲堂文丛》中学国际部教师创编了《国学漫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浸润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建设学校课程文化

“我们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渗透在多学科领域,通过学科整合,武术、茶艺、陶艺、舞蹈、书法、古筝等活动课程来发扬国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长沈建华看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应当是广义的,因此,面对济宁孔子国际学校这样一所现代化、精品化的国际学校,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与时俱进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完美融合与激情碰撞。“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茶艺课是淑女班的必修课之一。小学部茶艺课老师徐素雅说,在静谧悠扬的古琴声中,学生们汲水,洗盏,烫杯,礼茶,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学生领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培养了他们清新静雅的气质。小学部古筝课老师姜艳艳同样赞同的说,古筝是中国民族乐器之王,通过学习古筝琴法的滑、按、挑、勾、摇,不仅能灵巧十指,更能培养他们高雅的艺术气质,从而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起到一定的熏陶作用。“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国学知识,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学会了中国传统乐器——古筝。在国学的熏陶下,我越来越喜欢中国了。在这里,我还能学茶艺、马术、击剑、游泳等课程,真是幸福极了。”来自埃及的国际淑女班三年级学生AsararMedhat(王文名)在采访时向记者分享了她心中的喜悦。

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通过学习硬笔书法,磨练了我的意志,而且让我懂得了遇事不能浮躁,要心静才能办好事。”小学部英特四三班学生聂恒睿学习硬笔书法已经半年多了,通过学习让他对书法这项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理解的更加深刻透彻。据校方介绍,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就借助校本《国学》教材对学生们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抽枝、展叶,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一名“仁、达、雅、智、信”的儒雅少年。

每逢中华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济宁孔子国际学校会组织开展以国学经典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清明节“细雨清明忆往昔”活动,吟诵清明诗词,追忆先人、缅怀先烈;端午节,“粽香端午颂屈原”活动,吟诵端午诗词,追忆屈原,理解忠贞报国的深刻内涵;中秋节“月儿圆圆起乡思”活动,吟诵寄月诗词,感悟中国人心底深处花好月圆的美好祈愿……此外,还会举行国学体验、文化讲坛、诵读展演等活动,以此来把国学的思想、精髓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做到融会贯通。)图为济宁孔子国际学校的小学生在学习古筝。■记者刘传伏摄

新闻推荐

济宁市打造全方位新型智库促进经济发展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许振鹏)市财政部门充分借力引智,积极打造全方位、新型实用智库,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打造高端市级财政特聘机构库。通过公开招标,组建全新的市级财政特聘机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浸染·品味·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