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浓墨重彩绘新图 ——— 地级日照市建立25周年特别报道·社会事业篇

日照日报 2014-11-15 18:29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源

今年“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在“201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出: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扩改提”工程,扩建提升城区学校10所。启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城乡幼儿园50处……

——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范围,力争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完善提升100处镇村文化设施,在600个行政村配备体育健身设施。7所市属和驻日照高校的文体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建立地级日照市以来,在日照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各项社会事业都会被浓墨重彩地抒写、描绘,每次都有新的高度,在实践中则是一年接一年扎扎实实地推进着。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是保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日照市委、市政府顺应城市化进程的新要求,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汇聚力量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25年过去了,日照这座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伴随着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已是繁花似锦,越来越彰显出迷人的魅力。

(一)

文化事业,是一座城市无可比拟的“软实力”,它不但承载着这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高度,对每一个市民来说更代表着一种生活质量。

25年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日照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艺术创作成果丰硕,群众文化更加繁荣。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累计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2100多个,培训基层文艺骨干7200多人次,培育庄户剧团近400个,发展文化义工1100多人,举办广场文艺演出6300多场。

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这些能够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大实事”,件件落实有力。有87%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了国家三级以上标准,97%的行政村和新建农村社区建有综合性文化中心(文化大院),65%的行政村和农村社区建有文化小广场,

广播覆盖率、电视无线发射覆盖率、有线电视村村通率均达到100%,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全市“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覆盖率达到92%。

如今在港城日照,城市文化绽放着前所未有的绚丽光彩。今年7月18日,“港城之夏”文艺展演在市政府广场开幕。歌舞、戏曲对唱、古筝合奏、相声等节目依次登场,数千名市民观看了演出。日照市“港城之夏”已连办了15届。

日照市打造了“港城之夏”文艺展演、日照戏剧周、农村社区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品牌。至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3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个。

承办大型文化活动,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意义重大。日照市圆满承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届中国电影金凤凰奖颁奖典礼等,活动盛况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直播。

艺术精品创作与生产成果丰硕。大型现代吕剧《石龙湾》1993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

一座城市有着自己的记忆和血脉,它们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风骨。

毋忘在莒,该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比喻不忘本,不忘记曾经的艰苦岁月。莒县就是“毋忘在莒”的古莒国。日照新编历史吕剧《毋忘在莒》,2009年12月应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邀请,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参加中国戏剧文学奖全国优秀剧目调演,实现了日照市戏剧首次晋京演出,并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奖全国优秀剧目调演新剧目演出奖、山东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第九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新创作剧目一等奖、山东省“十大优秀剧本”等多个省级以上奖项。

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极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三者的凝炼和融合,构成了日照的城市“神态”。

(二)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日历倒翻26个年头,刚刚建立地级市的日照教育结构不尽合理,办学水平层次较低。为适应建市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尽快建立起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大教育格局,日照市确立了“强化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工作思路。

经过25年的发展,日照市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城区学校“扩改提”工程等,加强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至2010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2.04亿元,在全市中小学建立多媒体教室4154个,专用计算机教室636个,教学计算机达36300余台,农村中小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近五年累计招考中小学教师4661人,招考数量是前10年的5倍。扎实开展全员教师培训,组织教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 1.6万人次,市级培训中小学教师12万人次。加强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已有省特级教师、省级教学能手182人,市级骨干教师1313人。

教育格局日趋完善,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92%,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9%,各类教育普及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大学是城市人才的“蓄水池”,能够给城市发展带来活力,带来朝气。

2001年年底,市委、市政府把争引大学落户、建设大学科技园列为“十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2001年11月日照大学科技园成立。

今天的大学科技园已成为日照市的靓丽名片,园内有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日照海事专修学院等8所院校,各类在校生增加到7.7万人,教职工3900人。

大学,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素质,甚至对于一个城市的气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日照大学科技园的建立,增加了日照的人气、商气和文气,对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科技含量,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

卫生计生事业为市民健康和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25年来,日照市卫生系统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有效缓解了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2006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13年10月23至26日,山东省卫生厅组织14位专家,分综合管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3个组,对市人民医院进行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场评审检查。在10月26日召开的反馈会上,省卫生厅医政处迟蔚蔚处长代表省卫生厅宣布:日照市人民医院评价结果达到了省卫生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现场评审通过!这对日照市而言是一件大事,标志着日照市广大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1989年,日照全市仅有医疗机构174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046人,病床2720张。经过25年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89处,床位11741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501人。至2013年底,全市已有3家“三甲”医院、5家“二甲”医院。

日照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持续提升。“单病种限价”、“住院一日清单”、“预约诊疗”和“先诊疗后付费”等医疗服务项目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先后夺取了抗击非典、防控禽流感等重大突发疫情控制的重大胜利。

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建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处、传染病救治机构4处、紧急救援机构1处,整修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4.3万平方米,扶持960处村卫生室建设业务用房10.7万平方米。至2013年底,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4处,覆盖人口61.11万人。卫生事业的发展,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提升和加强了城市功能。

卫生改革取得新成效。2005年实现全市新农合全覆盖,比全省提前两年。率先启动了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工作,重大疾病新农合最高补偿可达到30万元。至2013年底,全市累计筹集资金26.88亿元,报销26.46亿元,受益人口4458.77万人次。

25年来,日照市的人口计生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得到转变,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历了控制人口数量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两个阶段后,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四)

体育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多元的。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总结了体育促进城市发展的八大作用:提升城市的全球影响力、重塑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再生、带动城市转型、打造旅游目的地、增加就业、吸引投资和人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体育。25年来,日照市体育工作突出海洋城市特色,围绕打造水上运动之都,突出体育惠民,全面协调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水上运动日益成为日照对外形象的鲜明标志。

日照市着力打造水上运动之都。2003年以来,先后成功承办了2005年欧洲级、2006年470级、2013年激光雷迪尔级世帆赛,2007年、2010年2次中国水上运动会,2009年全运会水上项目比赛等全国比赛40多项。通过成功承办重大赛事活动,日照市充分展示了独特的城市魅力,加快了融入国际水上运动大家庭的步伐;进一步确立了日照服务国际国内水上竞技运动和海洋休闲事业的位置;提高了市民素质,凝聚了城市精神,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大力推动体育设施建设。在市区,依托万平口天然泻湖,建成了占地面积近10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包括世帆赛基地、水上运动基地和日照游泳中心。各区县也因地制宜了建设了一批公共体育设施,为群众提供了体育健身活动的阵地。体育是城市名片,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日照市深入开展体育惠民活动。送器材到基层,给首批22个社区、30所城乡中小学青少年宫免费配备体育健身器材。送技能到基层,组织到社区、活动站点教授太极拳、健身秧歌等群众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参与群众10余万人次。送科技到基层,免费为2000多名群众进行了健康体质检测,帮助引导群众科学健身。目前,日照市社会体育指导员6000余人,活跃在全市1200个活动站点上、成为引领群众健身的一支重要力量。

古老的黄海岸边,浪花涌动,涛声不息。日照这块“日出初光先照”的土地不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新闻推荐

东港招商引资驶入高端“快车道”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李林)今年以来,全区围绕“三大板块”开发建设,突出高端服务业、高端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工业制造类项目招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转型升级,注重实效、主动作为,前三季度全区共提报到...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