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点击放大点击放大上世纪六十年代地排车逐渐普及农村农

牡丹晚报 2014-10-22 21:31 大字

上世纪六十年代,地排车逐渐普及农村,农民运粪、拉庄稼、走亲戚,甚至长途运输,样样离不开它。

地排车由车轮和车身组成。两个胶轮,两根车杆,一个车厢。可用人拉,亦可用驴拉。那时除了生产队里有公用的地排车外,有的社员也有个人的地排车。平时在生产队里干活,抽空去“拉脚”,给粮所、供销社拉粮拉货,每车可装千余斤,送到县城,挣三四块钱,以济生活之不足。

有时去济宁或兰考拉煤,几百里路,拉着千余斤煤炭,日夜兼程。渴了就到附近井边饮一通凉水,饿了就啃几口地瓜干窝窝头。到了“起伙”的地方,各人拿几个自带的窝窝头,用一根筷子穿成串,请掌柜的放在锅里蒸一蒸,然后大口大口地吃窝窝喝糊糊,真比吃肉还香。夜晚住宿,不上旅店,就在路边,各自把地排车的车杆掀起来,车尾触地,人在车下就地一躺,天作被,地当床,呼呼睡觉,十分香甜。有诗曰:“千斤煤炭一车装,大袢在肩头颈昂。赤背生津脚磨泡,蓝天作被地当床。沿途遇井三瓢饮,起伙熬馍八碗汤。莫道轮微人腿短,可量天下路多长!” 

新闻推荐

蛋清似橡胶,这松花蛋是真是假?超市店主:老年人上门推销,市民谨慎购买;市食药监局:初步判断不假,或为放置时间过长所致

热线电话:1600000、5969581...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