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抑郁症,你了解多少?

牡丹晚报 2014-06-04 21:54 大字

本报记者 淑娅

6月1日,“小虎队”的师姐、台湾艺人于佳卉因抑郁症自杀身亡,抑郁症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这不由得让我们产生疑问:身边有没有抑郁症患者?一旦患上抑郁症又该怎么办?

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主任医师刘蔚。

家住牡丹区沙土镇的王之文(化名)今年53岁,患有抑郁症已有9年。

“很痛苦。”昨日,说起抑郁症的情况,王之文想也不想就这样回答。

王之文说,9年前,他感觉自己有病,反复去医院检查,结果总显示没病。“我去镇上的一家诊所看病,医生刚开始说我感冒了,让我吃药、打针。因为我一直不好,他又说我患有其他病,给开了很多药。我也去过医院,但都检查不出病因,就这样折腾了3年。”王之文回忆说,病情最严重的是2007年,他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不外出工作,也不想说话。

2008年,由于长期失眠、耳鸣,王之文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家人这才意识到他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就带他去济宁市一家精神疾病医院,在那里最后被确诊为抑郁症。治疗3个月后,王之文出院回家,而抗抑郁症的药一直没停过,一直到现在。

“这段时间,因为工作上的压力很大,我抽烟抽得非常厉害,病又发作了。”提及自己的病,王之文非常无奈,“这几年,我的病反复发作好几次,但好在家人很理解我。”

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主任医师刘蔚说,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需全程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三个阶段,通过系统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或痊愈。“抑郁症具有反复性,家人应该密切地关注患者的情绪,家人的鼓励、安慰和理解可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抑郁症患者在每天的半夜至次日凌晨是情绪最低落的时刻,也是自杀率最高的时间段。如果病人一旦有自杀倾向,家属一定要注意,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她说。

“在我们医院门诊处,精神疾病患者中70%的为抑郁症患者,而这些患者本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抑郁症,他们大多是因为失眠而来就诊的。”刘蔚说,抑郁症患者失眠非常严重,且患者自我评价下降,持久而显著的情绪低落。

“今年春天,一名9岁男孩来看病。家长说他不愿意上学,不喜欢说话,感觉所有人看不起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经过诊断,我发现他患上了抑郁症。”刘蔚说,经过了解发现,男孩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因忙于家务、照顾老人,对孩子缺少关爱,男孩的老师曾在课堂上批评并体罚了他,造成男孩产生自卑感,继而变为抑郁症。

刘蔚说,中考、高考前,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数量增多,且大多是成绩好的学生,家人、老师长期给予的压力与课堂上压抑的气氛都能导致学生患抑郁症;而空巢、单独和长期被慢性疾病折磨的老人最易患上抑郁症。

“还有一类人患抑郁症的比例大,就是农村留守妇女。她们不仅要承担家里所有的农活,还要伺候老人、照顾孩子。我印象最深的是,有4名妇女结伴来看病,我诊断后发现她们都患有抑郁症。”刘蔚感叹道,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很多人碍于面子,不愿治疗,最后走上不归路。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患抑郁症而自杀的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临床经验表明,80%的患者如果规范治疗可以实现临床治愈。但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我国抑郁症识别率仅为30%,识别出来就医的患者也只有30%,这意味着抑郁症患者就医率不足10%。

因翻盖房子经济压力大,2012年,家住牡丹区小留镇53岁的吴乐(化名)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还经常失眠。那段时间,他每天躺在床上,不愿意外出干活,家人说他在偷懒。后来,由于精神状况越来越差,他被家人带到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后被诊断为抑郁症。但家人并未重视,只说自家农活多,还要盖房子,等忙完这一阵再来看病,就带他回家了。没过多久,他就自杀身亡。

“抑郁症复发后,从表面上看不出问题,但我心里非常难受,还要继续工作。虽然特别不愿意,就算吃着抗抑郁的药也不行,控制不住,就想自己找个角落躲起来。”王之文沮丧地告诉记者,有很多人不理解他的病,觉得他是无病呻吟,“我每天都必须鼓起很大的勇气,鼓励自己出去工作,鼓励自己与人说话,这种日子太痛苦。”

不少家庭即便意识到亲人患上了抑郁症,但并不重视,而是一味地认为抑郁症是“闲”出来的,继而丧失了对患者的理解和尊重,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在自杀者中,80%左右的人患有抑郁症。 

新闻推荐

“迷糊”彩民玩转快乐扑克10元拿下3.2万元奖金

近日,济宁体彩中心迎来一位个性十足的“迷糊”彩民。彩民老赵(化姓),凭借一张10元快乐扑克3单式票中得5注豹子单选,奖金总额32000元。老赵是体彩的忠实彩民,自称是个不拘小节的 “马大哈”,玩体...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